首页> 中文学位 >桑天牛危害与毛白杨生理生化性状的关系及对木材材质的影响
【6h】

桑天牛危害与毛白杨生理生化性状的关系及对木材材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探讨桑天牛不同危害程度对毛白杨的生理、生化及材质的影响为目标,对危害前后的生理、生化及材质进行测试分析。生理生化方面主要对毛白杨生长季节内健康植株与桑天牛危害株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同工酶及叶片、嫩枝韧皮部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同时对可溶性糖、总糖、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另外在木材性质方面主要测定了几个指标,物理特征包括基本密度、水分含量;力学特征包括径向横纹抗压强度和弦向横纹抗压强度;化学特征包括木材pH值、热水抽出物、1﹪NaOH等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了这些指标在毛白杨与桑天牛不同危害程度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用分光光度法对毛白杨叶片、韧皮部内POD、PPO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OD酶无论是在叶部还是韧皮部都与桑天牛危害程度呈正相关。PPO酶的变化规律则在叶部与韧皮部之间有一定的差别,随着桑天牛危害的加重,叶部PPO酶活性在中度危害时达到最大值,而在重度危害时反而下降;韧皮部PPO酶活性随着桑天牛危害的加重酶活性增高。方差分析表明桑天牛不同危害程度与毛白杨树体的POD、PPO酶达到1﹪显著水平。POD、PPO酶可作为毛白杨的敏感抗性指标。 2.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毛白杨叶片的POD、EST同工酶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健康和受危害叶片的POD、EST同工酶酶谱差别很大。POD同工酶随着危害程度的加重酶谱变化显著,除了两条基本酶带没有变化外,其它酶带随着危害程度的增加数量增多、宽度增大、颜色加深加重。EST酶同工酶除了两条基本酶带外,另有一条酶带则随着危害程度加重宽度增加、颜色加深。表明POD、EST酶与桑天牛危害程度有关。 3.树体总糖含量在桑天牛危害前后虽有变化但无规律性,但可溶性糖的含量与桑天牛危害程度的关系较为密切,即受害状况越严重,可溶性糖含量越高。总酚含量与桑天牛的危害程度也呈正相关关系,方差分析达1﹪显著水平。说明在桑天牛危害过程中,糖类物质和总酚物质也是影响桑天牛的一个重要因子。 4.杨木在桑天牛危害前后的基本密度与杨木的径向横纹抗压强度、弦向横纹抗压强度变化特征一致,呈规律性的下降,健康杨木最高,重度危害木最低。桑天牛不同危害程度的杨木基本密度、径向、弦向横纹抗压强度的方差分析都达到1﹪显著水平。 5.杨木含水率及木材pH值、热水抽出物、1﹪NaOH抽提物含量均随着桑天牛危害程度的加重,各项指标含量也增加,差异性均达到1﹪显著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