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6h】

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我国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的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对研究的评价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取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Log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对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服务满意度的因素

1.5.2 运用指标排序法分析影响教师参与推广服务的主要因素

1.6 创新点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6.2 研究方法的创新

2 理论基础

2.1 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

2.2 激励理论

2.2.1 激励过程模式

2.2.2 努力、绩效与激励

2.3 有效沟通

2.3.1 有效沟通的特征

2.3.2 有效沟通的障碍

2.3.3 促进有效沟通的对策

3 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样本分析

3.1.1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统计

3.1.2 不同载体条件下农户生产现状的比较研究

3.1.3 不同载体条件下基于农户视角的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现状的比较研究

3.2 相关性分析

3.2.1 是否接受过老师推广服务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3.2.2 农户对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的满意度与各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3.3 各个解释变量影响农户对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满意度的LOGIT模型估计

3.3.1 各个解释变量影响总体被调查农户对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满意度的Logit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3.3.2 各个解释变量影响不同载体地区农户对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满意度的Logit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3.4 数据来源

3.5 样本说明

3.6 教师参与农业推广情况

3.7 教师参与农业推广意愿的分析

3.8 激励方面

3.9 影响教师(或学校)持续参与农业推广服务的因素排序

4 结论和讨论

4.1 主要结论

4.1.1 建立健全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体系

4.1.2 重视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基地的建设

4.1.4 大学应加强推广人才和激励机制方面的建设

4.2 对策建议

4.2.1 国家要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4.2.2 地方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全面配合

4.2.3 建立推广人才培养机制

4.2.4 健全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

4.2.5 加大合作力度,做实三结合基地

4.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问卷调查

关于教师参与农业推广意愿的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新形势下,大学作为我国多元化新型农业推广体系的主体,积极参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理应责无旁贷。但大学有组织的农业推广却长期游离于公益性农业推广体系之外,推广主体地位难以彰显,其资源优势和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将农户作为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服务的受体,教师作为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服务的供体,通过调查分析农户对推广服务的满意度及教师参与推广服务的积极性,最终探究影响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服务的相关因素,对确立多元化新型农业推广体系中大学的主体地位,完善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决策参考意义。
   本文运用农业推广框架理论、激励理论、沟通理论,以河北农业大学为实证对象,在教学、科研、推广服务“三结合”基地选取246个农户,并对多年从事基层推广服务和未参与过推广服务的16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从农户和教师的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影响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服务的主要因素。其中,对农户、教师等相关资料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与统计描述;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服务的农户满意度、教师参与意愿进行分析,分别从农户和教师个性特征以及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中,找出影响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服务的主要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改善这些因素及其环境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农户是否会率先采用新技术、被调查农户所属地、推广中是否存在问题、一年中与老师接触次数和村里是否有协会是影响农户对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建立健全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体系,重视学校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的建设。
   2、学校激励机制是否完善、教学和科研以及项目实施是否需要是影响教师是否愿意参与农业推广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大学主导型农业推广的持续运行,不仅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还需要学校完善自身的建设,着重加强推广人才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
   3、针对所筛选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在多元化新型农业推广体系中确立大学的主体地位,国家需颁布的法律制度、地方政府需出台的配套措施,大学需构建的农业推广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大学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间的利益共享机制等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