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6h】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回顾

1.3.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1.3.2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及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研究的不足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2.1.2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与信号传递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现状

3.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3.1.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3.1.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3.1.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3.2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

3.2.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现状

3.2.2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现状

4 我国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现状

4.1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

4.1.1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绝对性动机

4.1.2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相对性动机

4.2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手段

4.2.1 销售操控

4.2.2 生产操控

4.2.3 酌量费用操控

4.3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4.3.1 正常销售水平的估计

4.3.2 正常生产水平的估计

4.3.3 正常费用水平的估计

4.3.4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

4.4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4.5 我国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现状

5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

5.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5.2 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

5.2.1 内部环境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

5.2.2 风险评估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

5.2.3 控制活动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

5.2.4 信息沟通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

5.2.5 内部监督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

5.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

6 实证研究

6.1 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

6.2.1 变量的设置

6.2.2 回归模型的构造

6.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4 描述性统计分析

6.5 多元回归分析

6.5.1 均衡披露形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6.5.2 缺陷披露形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

7.2.1 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7.2.2 统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形式

7.2.3 增强对内部控制等非财务信息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外部监管环境的日益严格,财务造假受到严格的限制,而盈余管理行为却有增无减,盈余管理行为是对财务信息可靠性的违背,在损害了相关者利益的同时,也影响到企业长远的发展。自2011年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被提高到强制披露程度,相关者通过内部控制信息可以了解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财务信息可靠性的保证程度。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上,研究结论多认为两者程负向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焦点集中在少有涉及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上,旨在从信息的角度出发,采用总-分-总的思维分析模式,探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向。
  首先,文章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作总括描述并指出两者在理论上的联系。其次,分为两条分析路线,一条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为主线,在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方法梳理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原则,设计出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对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做出了评价,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处于较低水平的现状;另一条以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为主线,从绝对性和相对性两方面分析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介绍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操控手段,以Roychowdhury的研究作为参考,给出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测量公式,通过对实施手段的深入探讨,指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并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实施现状做出了分析。最后,在深入分析两条路线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结合,一是从理论上分析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综合监督五方面的披露质量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二是选取2013年深市A股主板44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实证的角度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验证。
  结果发现,在均衡披露形式下,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在缺陷披露形式下,内部控制信息综合披露质量越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本文提出建议,有关部门要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标准,统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提高可比性;企业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同时要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做到内容单独列示、多披露具有企业特点的内容、部分内容要有数量信息;建议信息使用者多关注企业披露的非财务信息,尤其是内部控制信息。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按照披露形式,将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分为均衡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和缺陷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分别针对两种披露形式下的内部控制披露质量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对于利益相关者做出合理的决策判断,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乔莉楠;

  •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 学科 会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丽华;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279.246;F832.51;
  •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