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6h】

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乡村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及评述

1.2.1 国外乡村旅游规划相关研究与发展

1.2.2 国内乡村旅游相关研究与发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乡村旅游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城乡统筹

2.1.2 乡村旅游

2.1.3 生态经济学论

2.1.4 旅游规划三元论

2.2 基础理论

2.2.1 区位论

2.2.2 可持续发展论

2.2.3 系统论

3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解析

3.1 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3.1.1 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3.1.2 城乡统筹发展趋势

3.2 乡村旅游的特点及发展模式

3.2.1 乡村旅游的特点

3.2.2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及类型

3.3 城乡统筹下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因素研究

3.3.1 城乡统筹与城乡总体规划

3.3.2 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旅游规划

3.3.3 乡村创新经济学与乡村旅游规划

3.3.4 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内在联系

4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4.1 乡村旅游规划原则及要点

4.1.1 乡村旅游规划原则

4.1.2 乡村旅游规划要点

4.2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4.2.1 乡村旅游规划体系的打造

4.2.2 城乡产业空间布局的统筹

4.2.3 乡村旅游体系的建立

4.2.4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

4.2.5 完善乡村旅游设施的配套

4.3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程序

4.3.1 现状条件分析

4.3.2 规划定位

4.4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框架

4.4.1 规划项目的选址依据

4.4.2 规划框架

4.4.3 规划内容

4.4.4 规划设计特征

4.4.5 规划设计重点

4.5 保障措施

4.5.1 规划保障措施

4.5.2 民生保障

5 实践应用案例--平山县南甸镇南焦坡村旅游规划

5.1 项目概况

5.1.1 南甸镇南焦坡村概况

5.1.2 规划指导思想

5.1.3 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5.1.4 规划思路

5.2 总体布局

5.2.1 规划功能分区

5.2.2 规划空间结构

5.3 产业规划

5.3.1 农业产业

5.3.2 休闲度假产业

5.3.3 养生养老产业

5.4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旅游设计

5.4.1 幸福家园——养生养老

5.4.2 历史体验——民俗及非物质文化

5.4.3 休闲度假——农业产品

5.4.4 特色品味——乡村主题产品

5.5 旅游线路设计

5.6 营销策略与运营模式

5.6.1 节庆、赛事营销策略

5.6.2 运营模式

6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乡村旅游业是我国乡村发展进程中必然需要经历的过程。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由于在城市中出现的密集型城市病,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乡村居民人口老龄化严重以及国内现存的乡村旅游规划成果单一等问题,因而利用城市资源及城市需求拉动乡村发展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思路。乡村旅游业有助于改善我国农村人均收入过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薄弱、产业单一化等局面,同时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有力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因此,乡村旅游如何与城市对接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
  本文以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法及规划理念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方案寻找研究依据。理论方面,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并基于可持续发展论、旅游规划三元论等相关理论,结合景观规划、乡村规划及文化产业规划等相关规划技术,提出了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与保障措施;实践方面,本文以平山县南甸镇南焦坡村的村庄发展规划作为实际案例,将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应用到实际项目中,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详细的思路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有机结合,从而为推进和完善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乡村的发展要站在城乡统筹的高度上进行规划设计,以区域统筹的视角规划乡村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发展;二是景观环境要素打造要以乡村特有民风民俗打造传统人文景观;三是乡村旅游要形成产业化经营、特色化输出的生产模式;四是乡村旅游在传统文化的经营上要树立品牌竞争力,以文化为载体充实乡村旅游业;五是在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中,应注意乡村的旅游品牌不仅应从自身特点出发,还要以镇、县、市作为基础条件并结合城市居民的需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