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激店古镇保护与更新对策研究
【6h】

大激店古镇保护与更新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大激店古镇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2.1 自然与环境

2.2 古迹景观

2.2.1 古戏楼

2.2.2 观音堂

2.2.3 真武台

2.2.4 西慈航

2.2.5 兴国寺遗址

2.2.6 其他历史遗迹

2.3 历史人文

2.3.1 革命抗战历史事迹

2.3.2 人文民俗

2.4 调查分析

2.4.1 大激店村镇分析

2.4.2 古镇空间形态

2.4.3 周边环境

2.5 存在的问题

2.5.1 建筑风貌的破坏

2.5.2 居住人口的流动

2.5.3 盲目保护的观念

3 大激店古镇更新策略

3.1 古镇风貌保护与建筑更新原则

3.1.1 分类保护原则

3.1.2 原真性原则

3.1.3 整体性原则

3.1.4 小规模渐进式更靳原则

3.1.5 公众参与原则

3.2 古镇风貌保护与建筑更新目标

3.2.1 经济目标

3.2.2 社会目标

3.2.3 环境目标

3.3 保护与更新策略可实施性研究

3.3.1 生活设施改善可能性

3.3.2 公众参与现实性

3.3.3 资金周转重要性

3.3.4 加强统一组织管理的必要性

3.4 古镇保护与建筑更新设计框架

3.4.1 保护区范围确立

3.4.2 古镇风貌保护策略

3.4.3 古镇建筑保护及更新

4 大激店古镇保护与更新实践研究

4.1 古镇风貌保护与建筑更新范围

4.1.1 核心保护区

4.1.2 街道风貌恢复区

4.1.3 环境协调区

4.2 古镇风貌更新策略

4.2.1 建筑更新控制

4.2.2 水体更新控制

4.2.3 绿化更新控制

4.2.4 历史人文保护

4.3 提升居民保护古镇意识

4.3.1 提升对居民的道德教育

4.3.2 加强居民保护古镇的主动性

4.3.3 居民互相监督律己律人

4.4 产业规划

4.4.1 古镇文化体验区

4.4.2 休闲度假美食区

4.4.3 水上娱乐休闲区

5 结语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局限性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些年我国物质文化生活飞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生活空间环境,古镇居民亦是如此。本文以大激店古镇为例,旨在对未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录的欠发达地区,提出一些保护建筑古迹、保护历史人文的一些对策。对古镇的研究保护不仅为古镇特有形态的发展探寻了方法和对策,而且为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道路,同时对将来开展欠发达地区古镇的保护与规划提供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非常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古镇的保护与更新研究在当前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对本地具有的历史文化遗存遗迹有所关注,但是古镇的保护是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所以古镇的历史风貌很容易遭到破坏。古镇的居住人口也常常会随着城市化发展而流往城市,得不到古镇保护的知识教育会导致居民盲目保护历史建筑的观念形成。
  古镇作为空间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宏观角度即古镇整体形态,微观角度即具体单一建筑形态特征。在学习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经验后,采取文献调查法,实地勘察法,居民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获得了可靠的数据资料。经过对古镇资料的归纳,了解了古镇基本状况、古镇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古迹景观,历史人文。通过对前述部分的分析,结合古镇的特点,总结了古镇的空间形态和周边环境现状。
  本文在分析了古镇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之后,以原真性原则为前提,讨论基于整体性保护的发展对策。分别针对核心保护区、街道风貌恢复区、环境协调区做出相应的研究。对古镇的整体风貌从建筑、水体、绿化、历史人文几个方面提出更新策略。古镇的保护与风貌的建设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离不开社区与政府的引导和协调,通过提升居民保护意识,加强居民保护的主动性,增强居民之间互相监督,使居民形成保护古镇的优良品德。最后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应该根据古镇各种性质类别的建筑提出保护策略,发挥现有历史人文资源,突出当地特色景观形态的同时,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优势资源依靠产业发展带动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