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PPP模式的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研究
【6h】

基于PPP模式的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文献综述

1.4.1 美丽乡村文献综述

1.4.2 PPP模式文献综述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2.1.1 美丽乡村

2.1.2 生态建设

2.1.3 PPP模式

2.2 理论依据

2.2.1 外部性内部化

2.2.2 乡村治理理论

2.2.3 项目融资理论

2.2.4 多元善治理论

3 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现状及问题

3.1 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及运行现状

3.1.1 生态建设方面

3.1.2 白洋淀水生态方面

3.1.3 融资渠道方面

3.1.4 项目参与主体方面

3.1.5 农民参与程度方面

3.2 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PPP模式问题

3.2.1 项目管理不规范

3.2.2 设施运行无章可循

3.2.3 主体利益无保障

3.2.4 PPP模式生态定位不清

3.2.5 建设信息公开不够

4 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PPP模式构建

4.1 构建依据

4.2 构建原则

4.3 模式构建机理分析

4.3.1 可选用范式

4.3.2 适用模式选择

5 构建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PPP模式的保障措施

5.1 优选经营主体 做好示范推广

5.2 强化专业组织 完善协同机制

5.3 硬化预算约束 确保资金安全

5.4 完善财政补贴 预警化解风险

5.5 加强宣传解读 广纳社会参与

5.6 加强评估考核 实施问责机制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强烈,而农村公共产品融资严重不足。在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预算约束加强形势下,为了减少政府财政负担,降低政府投资风险,引导企业、银行信贷、私营资本和民营资本等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态建设,确保农村生态项目的建设和良好运营,尤其是解决美丽乡村建设的饮水、污水治理和垃圾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一些问题,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性,PPP模式可以通过公私合作解决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发挥市场契约和效率机制的优势,优化配置公共资源与社会资源,提高农村公共产品服务水平,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环境效益。
  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和政策,运用实验经济前后测问卷调查方法对纯水村东田庄、半水村大田庄和赵庄子三个村调研了美丽乡村建设和PPP模式的农户意愿,采用座谈法对村委、水协会和环保协会组织以及上级政府开展了调研,深入了解美丽乡村建设中公共生态设施的建设运行现状、农民意愿和政府政策执行情况。运用SPSS方法进行了数据频度分析,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适合白洋淀的美丽乡村生态设施建设及运行的PPP模式。
  论文的内容结构:引言中界定了相关概念;第二章选择了外部性内部化、乡村治理、项目融资和多元善治等理论作为依据;第三章阐述了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设施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第四章提出了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PPP模式构建依据、原则、并进行了特许经营、服务合同、租赁合同模式构建机理分析。第五章提出构建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PPP模式的保障措施:优选经营主体,做好示范推广;强化专业组织,完善协同机制;硬化预算约束,确保资金安全;完善财政补贴,预警化解风险;加强评估考核,实施问责机制;加强宣传解读,广纳社会参与。
  论文的主要结论:针对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融资渠道较窄、乡村建设的民众参与度不高、社会资本定位不清、利益无保障等问题,提出了构建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PPP模式运行费效比最大化、运行主体多元化、操作流程清晰化、绩效评价公开化、风险可控制性的原则;结合白洋淀三个村庄的适用性优选构建出适合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及运行的特许经营、服务合同、租赁合同等PPP适用模式。
  论文可能的创新性:结合白洋淀三个村庄的适用性,优选构建出适合白洋淀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及运行的PPP模式:特许经营、服务合同、租赁合同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