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国白术重茬病的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6h】

安国白术重茬病的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白术及其土传病害

1.1.1 白术根腐病

1.1.2 白术立枯病

1.1.3 白术白绢病

1.1.4 白术疫病

1.2 重茬病的病因及其防治

1.2.1 重茬病及其形成原因

1.2.2 常见土传病原菌及其特性

1.2.3 病原菌的鉴定

1.2.4 重茬病的防治

1.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1.1 样品采集

2.1.2 培养基

2.1.3 供试药剂

2.1.4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2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2.2.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4 病原菌的rDNA-ITS分子鉴定

2.2.5 常用药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2.2.6 根围土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

3.1 白术重茬病的田间调查

3.2 病原检测与鉴定

3.2.1 病害症状

3.2.2 致病性测定

3.2.3 病原菌鉴定

3.3 药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3.3.1 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3.3.2 田间药效试验

3.4 生物菌剂对根围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4.1 白术重茬病的病原菌

4.2 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4.3 生物菌剂对根围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河北省安国地区白术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比较成熟,但是由于连年的种植,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发病率轻的在15%~30%,严重地块达到70%~80%,甚至绝收,给白术生产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已成为白术安全稳定生产的一大限制因子。本文将安国地区采集到的白术重茬病发病植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对得到的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确定病原菌的种类,进行10种常用杀菌剂对主要致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并检测生物菌剂施用后对白术重茬病根围土中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河北省安国市奉佰村采集的白术重茬病典型病株上分离纯化得到4种镰刀菌(Fusarium spp.)、1种丝核菌(Rhizoctonia sp.)和1种疫霉菌(Phytophthora sp.),经过柯赫氏法则验证,通过显微镜观察和rDNA-ITS的序列分析,鉴定为6个种:腐皮镰刀菌(或称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厚垣镰刀菌(F.chlamydosporum)、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立枯丝核菌(R.solani)和疫霉(P.sansomeana)。其中,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疫霉为主要致病菌,而且层生镰刀菌、厚垣镰刀菌和疫霉为首次报道的白术病害致病病原菌。
  2、进行了十种常用杀菌剂对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疫霉这四种安国白术重茬病主要致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有九种药剂对所测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1×1011 cfu/g枯草芽孢杆菌WP的抑制效果最好,而50%烯酰吗啉WP只对疫霉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对另外三种病原菌无抑制作用。根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和试验需求,选择了5种化学杀菌剂、2种生物杀菌剂、1种生物熏蒸剂和1种生物菌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前期防治效果明显的药剂依次是78%波尔·锰锌WP、35 g/L咯菌·精甲霜FS和1×107cfu/g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 AS,防效分别为67.6%、53.5%和50.3%。后期各药剂处理的田间防效都低于30%,且化学药剂的防效要高于生物药剂的防效。
  3、通过平板稀释法,测定不同时期木美土里、1×107 cfu/g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 AS和1×1011 cfu/g枯草芽孢杆菌WP这三种生物菌剂处理后白术根围土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情况,发现三种生物菌剂施用后都使的真菌数量下降,1×107 cfu/g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 AS和1×1011 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处理的根围土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要低于木美土里处理,并且前两种药剂在灌根处理后,土壤中真菌数量才显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