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公共服务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研究
【6h】

城市公共服务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2.3研究述评

1.3研究方法

1.3.1技术路线

1.3.2研究方法

1.4创新点

2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

2.2社区

2.3社区融入

2.4相关理论基础

2.4.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4.2新公共服务理论

2.4.3新公共行政理论

3.1数据来源

3.2样本基本构成

3.2.1性别

3.2.2年龄

3.2.3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

3.3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3.3.1公共服务效能

3.3.2公共服务行为

3.3.3公共服务能力

3.4社区融入现状

3.4.1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融入

3.4.2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融入

3.4.3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融入

4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的相关性分析

4.1经济融入与城市公共服务的相关分析

4.1.1经济融入与人口特征

4.1.2经济融入与城市公共服务

4.1.3经济融入的多元回归分析

4.2日常生活融入与城市公共服务的相关分析

4.2.1日常生活融入与人口特征

4.2.2日常生活融入与城市公共服务

4.2.3日常生活融入的多元回归分析

4.3心理融入与城市公共服务的相关分析

4.3.1心理融入与人口特征

4.3.2心理融入与城市公共服务

4.3.3心理融入的多元回归分析

4.4小结

5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的建议

5.1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

5.2提高服务效率以促进经济融入

5.3提高服务能力和契合度以促进日常生活融入

5.4提高服务使用便捷度以促进心理融入

6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35%,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从数字上看城镇化率在逐渐提高,但这一群体是否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了城镇化还值得探究。社区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载体,农民工群体的社区融入程度又与政府服务水平息息相关。所以本文以城市公共服务为视角,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利用“社会态度与社会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研究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融入状况和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而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首先,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本文构建了测量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的指标体系,将社区融入分为经济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和心理融入三方面。利用相关数据,对这三方面的融入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融入水平最高,均值为3.22分,心理融入水平居中间水平,均值3.12分,而经济融入的水平最低,均值仅有3.06分。统计表明,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融入水平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状况。
  其次,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公共服务情况与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融入方面,公共部门的服务效率呈现出显著的影响,服务效率越高,其经济融入水平越高;在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融入方面,公共部门的服务能力、服务项目与需求的契合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服务能力越强、契合度越高,其日常生活融入水平越高;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融入方面,服务使用时的便捷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服务越便于被新生代农民工使用,他们的心理融入水平就越高。
  最后,基于上述发现,从两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的建议: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来应对城市社会的挑战;另一方面,城市公共部门则需要提高服务效率,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经济融入。提高契合度和服务能力来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融入程度。加大服务使用的便捷度来提高他们心理的融入程度。公共部门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重补齐经济融入和心理融入方面的短板,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的整体水平,加快农民工群体市民化的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