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研究——基于中国视角
【6h】

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研究——基于中国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述评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国内研究现状

1.4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技术路线

1.5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5.1研究方法

1.5.2数据来源

1.6创新点与不足

2相关概念界定与主要理论支撑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农产品

2.1.2贸易关系

2.1.3贸易竞争关系

2.1.4贸易互补关系

2.2贸易比较优势的相关理论

2.2.1古典比较优势理论

2.2.2新古典比较优势理论

2.2.3比较优势理论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局限性

2.3竞争优势理论

2.4产业内贸易理论

2.4.1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

2.4.2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

2.4.3产业内贸易理论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适用性分析

2.5产业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的比较

3.金砖国家经济及农产品贸易发展特征

3.1金砖国家农业合作的历程

3.2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及农业资源的比较

3.2.1经济总量及经济结构的比较

3.2.2国际贸易规模及地位的比较

3.2.3农业资源状况分析

3.3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

3.3.1农产品贸易规模及地位比较

3.3.2进出口的主要农产品类别分析

3.3.3主要市场布局分析

3.4本章小结

4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总体形势

4.1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格局

4.1.1中国农产品的贸易规模及其地位

4.1.2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及其特征

4.1.3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

4.2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4.2.1农产品贸易格局

4.2.2双边贸易形势

4.2.3农产品进出口结构

4.3本章小结

5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关系分析

5.1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分析

5.1.1比较优势方法的选择

5.1.2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5.1.3金砖国家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大类

5.1.4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大类

5.2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出口相似度研究

5.2.1出口相似度指数方法的选择说明

5.2.2产品相似度分析

5.2.3市场相似度分析

5.3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市场相似性指数

5.4本章小结

6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互补关系分析

6.1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紧密度分析

6.1.1测算贸易紧密度方法的选择

6.1.2农产品贸易结合度指数的测算

6.1.3农产品大类出口的贸易结合度指数测算

6.1.4对贸易结合度指数赋予新释义的验证

6.2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吻合程度的分析

6.2.1测算贸易吻合程度的方法确定

6.2.2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指数测算

6.2.3农产品大类的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

6.2.4贸易结合度指数与贸易互补指数的联系

6.3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6.3.1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的测算

6.3.2产业内贸易水平度量方法的选择

6.3.3按国别和农产品类别分别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

6.3.4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6.4本章小结

7基于CMS模型的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发展研究

7.1CMS模型的设定

7.2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额变动的CMS分解

7.2.1中国对巴西出口农产品的CMS分解

7.2.2中国从巴西进口农产品的CMS分解

7.2.3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重点领域

7.3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额变动的CMS分解

7.3.1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农产品的CMS分解

7.3.2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农产品的CMS分解

7.3.3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重点领域

7.4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额变动的CMS分解

7.4.1中国对印度出口农产品的CMS分解

7.4.2中国从印度进口农产品的CMS分解

7.4.3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重点领域

7.5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额变动的CMS分解

7.5.1中国对南非出口农产品的CMS分解

7.5.2中国从南非进口农产品的CMS分解

7.5.3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重点领域

7.6本章小结

8推进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8.1构建金砖国家贸易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8.2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优化出口结构

8.3缩短地理距离,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8.4支持农业“走出去”,深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

8.5对接“一带一路",促进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

8.6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爆发,警醒人们农产品进口来源地要多元化。在此之前我国政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2014年和2016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曾明确要求优化农产品进口来源地布局以及推进进口来源多元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此提供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比较优势差异明显,有利于形成互利互惠的良好局面,在中国全球农产品供应体系多元化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金砖国家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成员国,均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是其合作的重要内容,2001-2016年我国从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平均占到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8.84%,金砖国家已成为我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市场。为了促进双方贸易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优化我国进口来源地,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安全,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明确中国在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以及具有优势和潜力的农产品进出口种类,探寻农产品贸易额增长的源泉与症结,进而有助于调整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促进国内农业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研究置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首先,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国际贸易理论为研究基石,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两个角度构建了理论分析的框架。其次,介绍了金砖国家发展农产品贸易的政治经济基础,包括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各国所拥有的农业资源以及金砖国家农业合作历程等,并对金砖各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形势,明确了中国在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再次,对贸易关系从竞争关系和互补关系两个方面利用多种实证测度指数进行了测算,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相似度指数测算并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整体及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并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整体及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并鉴于产业内贸易是国际主流贸易模式的前提下,采用引力模型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运用CMS模型研究未来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以及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分阶段分层次地分解各影响因素,并量化分析了各项因素的作用强度及变化趋势。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从贸易竞争关系的角度看,总体上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竞争关系不明显。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的测算结果上来看,金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少但各具特色;市场出口的相似度指数普遍低,存在激烈竞争的农产品种类差异大,表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有蔬菜、干豆、水果、调味香料、精油以及糖类等。存在激烈竞争的农产品大类有:在日本市场上的水产品和坚果;美国市场上的坚果、水产品、水果、薯类和精油;欧盟市场上的干豆、坚果和薯类;东盟市场上棉麻丝、蔬菜以及调味香料。第二,从贸易互补关系的角度看,总体上贸易互补关系突出,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从其他金砖国家进口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远远高于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表明中国市场是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但不是它们进口农产品的主要来源地。互补性强的农产品种类以中国出口为基础包括:水产品、蔬菜、干豆、药材、精油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以中国进口为基础包括:谷物、油籽、棉麻丝、水产品、植物油等多为土地密集型产品。第三,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结果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农产品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远远高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对产业内贸易影响显著的因素包括地理距离、贸易开放度、经济规模、人均收入等。第四,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结构效应,特别是其中的需求增长效应;分国家来看,需求增长效应在中国对巴西和俄罗斯农产品出口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而中国对印度和南非农产品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竞争力的提升;中国从巴西、印度和南非进口农产品主要受到国内进口需求的影响,但是从俄罗斯的进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竞争力效应;阻碍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额增长的“症结”是金砖国家出口竞争力不足和出口结构不合理。
  本文的创新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国与国之间贸易关系的相关测度指数延伸到对国与国之间具体农产品类别的测度,并结合农产品贸易的实际情况对测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进一步明确了双边具有竞争性及互补性的农产品类别。第二,利用CMS模型,分阶段分层次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且特别关注了双边具体农产品贸易额变动的影响因素,探明了双边贸易合作的重点领域。第三,在研究视角上,既关注双边贸易关系,又侧重把其他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分析中国与其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而明确了中国与金砖国家作为贸易共同体的合作潜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