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4种多肉植物组织培养体系建立及特有“窗结构”研究
【6h】

4种多肉植物组织培养体系建立及特有“窗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写词目录

1.1多肉植物研究概述

1.1.1多肉植物的原生地

1.1.2多肉植物的生长栽培特性

1.1.3多肉植物的繁殖方法

1.2多肉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3多肉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价值及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2.1试验材料

2.2试验方法

2.2.1试验准备

2.2.2外植体消毒和启动培养

2.2.3愈伤组织增殖培养

2.2.4诱导分化培养

2.2.5继代增殖培养

2.2.6生根培养

2.2.7培养条件

2.2.8移栽

2.2.9数据统计分析

2.3结果与分析

2.3.1‘天地神明’的组织培养

2.3.2‘康杂’的组织培养

2.3.3‘雪景色’的组织培养

2.3.4‘绒线球’的组织培养

3.1材料与仪器

3.2方法

3.2.1石蜡切片

3.2.2叶绿素含量测定

3.2.3 SPAD值测定

3.3数据与分析

3.3.1石蜡切片

3.3.2三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

4.1瓦苇属多肉植物组织培养

4.1.1外植体的选择及启动情况

4.1.2分化培养

4.1.3增殖继代培养

4.1.4瓦苇属多肉植物的生根

4.1.5瓦苇属多肉植物独特的培养条件

4.2石蜡切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

5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多肉植物,又叫多浆植物或是肉质植物,通常是指某些至少有一处的营养器官具有蓬勃储水的薄壁组织的植物,这类植物外型较一般植物更膨大,肥厚且多汁。多肉植物凭借新奇的色彩;独特的形态质地,以及相对简单的养护管理方式,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爱好者的青睐。本论文以天地神明(Haworthia.cooperi‘Tenchi Shinmei’)、康杂(Haworthia.comptoniana×Haworthia.springbokvlakensis×Haworthia,bayeri)、雪景色(Haworthia.emelyae‘Yukigeshiki’)、绒线球(Haworthia.bolusii)4种百合科瓦苇属多肉植物的花葶及幼嫩花蕾为外植体,通过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及配比对四种瓦苇属多肉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得到各个品种最佳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在移栽时,均采用干法移栽,研究了不同品种在基质中的成活率和生长状态,得到最适的移栽基质。研究结果如下:
  1.‘天地神明’最适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 KT+1.5mg/L NAA;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0.3‰活性炭+0.4mg/L6-BA+0.6mg/L NAA;最适的继代与增殖培养基为MS+0.8mg/L6-BA+0.05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3MS+30g/L蔗糖;最适移栽基质为草炭∶珍珠岩∶蛭石=1∶1∶1。
  2.‘康杂’最适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 KT+1.0mg/L NAA;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活性炭0.3‰+0.6mg/L6-BA+2.5mg/L KT+0.6mg/L NAA;最适继代与增殖培养基为MS+0.2mg/L6-BA+1.5mg/L KT+0.1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3MS+蔗糖10g/L;最适移栽基质为草炭∶珍珠岩∶蛭石=1∶1∶1。
  3.‘雪景色’最适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6-BA+1.0mg/L KT+1.0mg/LNAA;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0.5mg/L6-BA+2.0mg/L KT+0.6mg/L NAA;最适继代与增殖培养基为MS+0.2mg/L6-BA+0.1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3MS+0.3‰活性炭+20g/L蔗糖;最适移栽基质为草炭∶珍珠岩∶蛭石=1∶1∶1。
  4.‘绒线球’最适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为MS+1.5mg/L6-BA+1.0mg/L NAA;最适促分化培养基为MS+0.3‰活性炭+2.0mg/L KT+0.4mg/L NAA;最适继代与增殖培养基为MS+1.5mg/L KT+0.2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1‰活性炭+20g/L蔗糖;最适移栽基质为草炭∶珍珠岩=1∶1。
  5.对‘天地神明’、‘康杂’、‘雪景色’等三种具有“窗结构”的多肉植物的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其叶片含“窗”部分和不含“窗”部分进行石蜡切片观察,结果发现不同品种因其叶色、“窗结构”的大小和透明度不同其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有很大差异,有“窗”部分相较于无“窗”部分的SPAD值和总叶绿素含量较小;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多肉植物“窗结构”部分除最外部的角质化表皮外其余均为大小形态不均的贮水组织,不含叶绿素,初步推测,其存在可能是为了增加植株的储水量以及增强植株叶片的光能利用率,增强光合作用以适应较为干燥的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