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益广告艺术语言的视觉心理学探析
【6h】

公益广告艺术语言的视觉心理学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公益广告及其艺术语言概述

2.1 关于公益广告

2.2 公益广告艺术语言的视觉心理效应

2.2.1 介于视觉的情感交流

2.2.2 艺术语言的无穷意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益广告视觉语言的心理学分析

3.1 捕获游移的注意力

3.1.1 视线停留所关系的视觉刺激

3.1.2 视觉注意背后的心理需要

3.2 关系语义理解的信息诠释

3.2.1 兴趣引导下的视觉选择

3.2.2 一目了然的形象表述

3.2.3 形式语言的整体理解

3.3 触动情感的记忆与联想

3.3.1 感知方式触及记忆效果

3.3.2 联想效应扩展语义内涵

3.3.3 情感因素的多重使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视觉心理的公益广告艺术语言更新之探讨

4.1 视觉表现的诸多可能性

4.2 艺术语言的时代性风采

4.2.1 传统文化观念的时尚性表现

4.2.2 时代背景下公益广告艺术语言的有效表述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精神文明的提高也迫在眉睫。公益广告在大众中倡导新精神、新观念,给人们提供审美引导及教育,对精神文明的构建起到推动的作用,所以可以存在至今。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不同,具有社会责任性、教育引导性、情感号召性和艺术性等,它担任着促进社会文明进程和树立社会新风气的重担。所以,对于公益广告的设计要不断的探究。公益广告作为视觉传达的范畴,要做的就是吸引人们的注意,让人们接受和理解,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传播一种正能量。
  公益广告主要是用视觉语言来表现的,所以,视觉语言能否准确合理的表达直接影响着公益广告的成败。不同的视觉语言能够引起不同的心理效应,带来不一样的广告效果。本文从视觉心理方向出发对其艺术语言进行了解读,从刺激、需要、理解、知觉、情感、联想、记忆等方面对公益广告中主要视觉语言进行分析,对不同的视觉语言背后的视觉心理学理论进行剖析。最后,基于视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视觉表现的诸多可能性、时代背景下公益广告艺术语言的有效性等方面对公益广告视觉语言更新进行了探讨。

著录项

  • 作者

    靳保英;

  •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
  • 学科 设计艺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芳;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广告;
  • 关键词

    公益广告; 艺术语言; 视觉心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