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近视临床效果观察
【6h】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近视临床效果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2.两组术前一般情况

3.术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4.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5.讨论

6.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飞秒激光在LASIK手术领域中的应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不论是以往还是现在近视一直是困扰很多人的难解之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近视的发生发展也在加速,可以说比较流行。近视对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均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烦恼,对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自从准分子屈光手术引进我国以来,得到了快速广泛的发展,目前我国每年完成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已达几十万例;角膜屈光手术发明应用以来已使数以千万的近视患者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近乎完美的术后视觉质量。但事物均有两面性,随着屈光手术的不断开展,由于手术而导致并发症也越来越多,使我们不得不科学的对待屈光手术。本论文收集了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眼科中心飞秒激光治疗近视的100例(100眼),回顾性分析飞秒激光在治疗近视方面的临床疗效。观察飞秒激光和机械板层刀制瓣的角膜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正近视的短期术后效果;评价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的视觉质量,为飞秒激光在屈光手术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08月份-2014年08月份于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眼科中心接受飞秒激光和机械板层刀前弹力层下切削LASIK术矫正近视且能够常规进行复查的患者各100例(100眼),利用回顾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其中,接受飞秒激光的患者为飞秒组(实验组);接受板层刀治疗的患者为板层刀组(对照组)。术前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电脑验光、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visual acuity,BSCVA)、非接触式眼压测量、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眼轴长度、角膜超声测厚等。术后对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变化、眼压、Hase形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暗室环境下分别测量两组术前和术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像差。手术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屈光医师完成。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正态性检验、方差分析等相关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检查均无统计学意义。
  2.术后1天实验组裸眼视力小于对照组,之后实验组患者裸眼视力逐渐提高,两组术后在各时期的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但实验组术后患者的裸眼视力的均值大于对照组,有效性更好些。
  3.术后两组在各时期内的屈光度数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残余等效球镜度数在±0.50 D范围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
  4.术后各时期实验组及对照组的高阶像差、彗差、球差、三叶草差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术后对照组像差的增加较实验组更明显;术后对照组各像差的增幅程度比实验组大。
  5.术中、术后并发症:
  1>异常瓣: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未出现
  2>偏中心切削:实验组0例,对照组1例;
  3>角膜缘出血:实验组2例,对照组2例;
  4>角膜瓣层间异物:实验组2例,对照组3例;
  5>结膜下出血:实验组3例,对照组2例;
  6>夜间眩光:实验组0例,对照组2例;
  7>屈光回退:实验组1例,对照组1例;
  8>干眼:实验组4例,对照组6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