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的适宜剂量
【6h】

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的适宜剂量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临床上剖宫产手术大多采用椎管内麻醉,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小,但对于有椎管内禁忌症的患者,全身麻醉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瑞芬太尼作为一种其镇痛作用好,起效时间短,代谢速率快,无蓄积的短效药物,但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且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儿娩出后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本研究使用瑞芬太尼实施产科全身麻醉诱导,检测它在母体,新生儿脐动静脉中的血药浓度,评估其对新生儿呼吸和Apgar评分的影响,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采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进行诱导,评价其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新生儿的呼吸和Apgar评分以及血气指标的影响,同时测定产妇和脐带血的瑞芬太尼血药浓度,探讨瑞芬太尼在全麻剖宫产中的适宜诱导剂量。 方法:拟行全身麻醉下剖宫产的择期产妇90例,均为初产妇,年龄在20~45岁之间,手术切口为Ⅰ、Ⅱ类切口;体重在60~84kg之间,心、肺、肝、肾未见明显异常,无妊娠期疾病史,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的(如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腰椎病变等),术前未见循环功能障碍,胎儿术前胎心正常,无宫内窘迫。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依据瑞芬太尼使用的剂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A组(1.0μg/kg+丙泊酚1.5mg/kg+罗库溴铵0.6mg/kg组),B组(1.5μg/kg+丙泊酚1.5mg/kg+罗库溴铵0.6mg/kg组),C组(2.0μg/kg+丙泊酚1.5mg/kg+罗库溴铵0.6mg/kg组)。三组患者采用丙泊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行全麻诱导,在胎儿娩出后三组麻醉维持均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以及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维持麻醉。潮气量设置8ml/kg,吸入氧流量为2.0L/min,吸入氧浓度为80%,吸呼比为1∶2,呼吸频率为12次/分。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孕周、术前胎心率、胎儿娩出时间等一般资料;于入室后麻醉诱导开始前(T1)、切皮时(T2)、气管插管后(T3)记录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气管插管后即刻(T3)、胎儿娩出结扎脐带后即刻(T4)抽取产妇桡动脉血5ml测定瑞芬太尼的血药浓度;同时在胎儿娩出结扎脐带后即刻(T4)取胎盘侧脐带中脐静脉血5ml,脐动脉血5ml测定瑞芬太尼血药浓度,同时进行脐动脉血的血气指标分析:如PH值、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脐动脉血氧分压(PaO2);分别在娩出后1min、5min、10min三个时间点进行Apgar评分及观察并统计新生儿的呼吸抑制情况,新生儿的面罩给氧,气管插管及纳洛酮的处理情况。 结果:1一般情况 A、B、C三组患者的身高、孕周、体重、年龄、、术前胎心率,胎儿娩出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血流动力学指标 2.1收缩压(SBP):A、B、C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2、T3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两组T2、T3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T2、T3与T1比较,以及两组间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舒张压(DBP):A、B、C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2、T3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两组T2、T3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T2、T3与T1比较,以及两组间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心率(HR):A、B、C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T2与T1、T3与T1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T2、T3时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组内,T2与T1、T3与T1组内比较,以及两组间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脐动脉血气分析 A、B、C三组患者组间比较PH值、脐动脉血氧分压(PaO2)、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脐带血瑞芬太尼浓度 4.1脐静脉(UV)血瑞芬太尼浓度:A、B、C三组患者分别为0.63±0.14ng/ml、0.99±0.24ng/ml、1.39±0.29ng/ml; 4.2脐动脉(UA)血瑞芬太尼浓度:A、B、C三组患者分别为0.32±0.09ng/ml、0.60±0.36ng/ml、0.89±0.41ng/ml; 4.3UA/UV:A、B、C三组患者分别为0.62±0.06、0.65±0.21、0.64±0.33。 5产妇桡动脉血瑞芬太尼浓度 A、B、C三组T3、T4时的血药浓度是1.41±0.51ng/ml、2.14±0.88ng/ml、2.97±1.09ng/ml和0.89±0.38ng/ml、1.38±0.20ng/ml、1.89±0.40ng/ml。 6Apgar评分 A、B、C三组在胎儿娩出后1min、5min、10min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出现呼吸抑制,B组出现1例轻度呼吸抑制,经拍足刺激等措施后呼吸很快正常,C组出现2例轻度呼吸抑制,经拍足刺激等措施后呼吸很快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5min、10min时未出现呼吸抑制。 结论:通过对不同诱导剂量瑞芬太尼在全麻剖宫产中的比较,诱导剂量为1.5μg/kg和2.0μg/kg时,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新生儿呼吸无明显抑制,Apgar评分以及脐动脉血的血气指标无明显影响,可推荐作为在全麻剖宫产中适宜的诱导剂量。

著录项

  • 作者

    赵峰;

  •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新乡医学院;
  • 学科 麻醉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洪启;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剖宫产术; 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