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MSCs经STAT3和NF-κB通路诱导Wistar大鼠肝RFA炎症反应中M2极化的研究
【6h】

BMSCs经STAT3和NF-κB通路诱导Wistar大鼠肝RFA炎症反应中M2极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射频热消融术(Radiofrequency thermal ablation,RFA)作为局灶性原发性/继发性肝细胞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已纳入标准化临床实践操作[1]。RFA是小肝癌可完全治愈的方法之一。随着RFA基础的研究进展,适应症逐步拓展,中、晚期肝癌(尤其直径≥3cm)行RFA治疗后,其热效应引起的炎症反应可促进残余肿瘤复发[2]、转移[3,4,5,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可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7,8,9],通过调节炎症介质释放,进而减弱坏死灶周围组织炎症反应[10],最终减少RFA治疗肝癌术后复发、转移。 目的:通过提取Wistar大鼠BMSCs及其肝RFA术后(Postoperative RFA,Post-RFA)肝巨噬细胞(Macrophage,M(O)),BMSCs通过共培养经STAT3和NF-κB通路诱导肝巨噬细胞M2极化,进而调节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方法:1.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法分别提取正常大鼠BMSCs,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抗原表型,给予成骨诱导并鉴定。 2.随机将36只Wistar大鼠分为6组(①RFA对照组、②Post-RFA12h组、③Post-RFA24h组、④Post-RFA72h组、⑤Post-RFA120h组、⑥Post-RFA168h组)建立肝RFA损伤炎症模型,利用组织免疫荧光评价M2聚集表达量最高的时间点; 3.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法分别提取正常组M(O)及Post-RFA-M(O),利用Transwell小室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CD163免疫荧光染色标记M2-M(O)表达情况。 4.体外BMSCs和肝巨噬细胞Transwell共培养分为6组(对照组A组:PBS和D组:BMSCs;巨噬细胞对照组B组:M(O)和C组:Post-RFA-M(O);实验组E组:BMSCs+M(O)和F组:BMSCs+Post-RFA-M(O)),24h后ELISA检测上清中IL-10、TNF-α;定量RT-PCR测M(O)中IL-10、TNF-α基因;48h后固定M(O),CD163免疫荧光检测和流式细胞检测;MTT法检测M(O)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单个培养M(O),检测BMSCs分泌因子对M(O)迁移能力的影响;实验组加入STAT3抑制剂S3I-201,共培养48h后,提M(O)总蛋白后,用Western blot法测NF-κB p65/NF-κB p-p65、JAK1/p-JAK1和STAT3/p-STAT3。 结果:1.顺利从健康Wistar大鼠胫骨骨髓中分离出生长旺盛并可持续传代培养的BMSCs。 2.30只Wistar大鼠成功建造成肝损伤炎症模型,24h HE染色肝内可见成纤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72h免疫荧光偶见巨噬细胞聚集,168h时M2型表达量与前五组相比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分别成功从RFA对照组和Post-RFA168h组提取巨噬细胞,并通过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鉴定其迁移能力,发现在48h时迁移能力最强,免疫荧光CD163鉴定发现Post-RFA168hM2型阳性率达42%。 4.BMSCs和M?共培养后,通过ELISA检测和定量RT-PCR检测显示F组中的IL-10明显升高、TNF-α明显减低;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结果显示F组CD163阳性率较高,同时MTT检测发现BMSCs有明显促M(O)增殖作用;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E组和F组M(O)迁移能力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MSC抑制M(O)表面NF-κB p65表达,同时,促进p-JAK1和p-STAT3表达,给予STAT3抑制剂后,BMSCs诱导p-STAT3表达明显降低。 结论:BMSCs具有促进Post-RFA-M(O)增殖和迁移作用,并且能调节炎症介质分泌;BMSCs能通过NF-κB和STAT3信号通路诱导RFA术后M(O)多表达为抗炎促修复的M2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