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互联网+现场心肺复苏培训有效性研究
【6h】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互联网+现场心肺复苏培训有效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背景: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生命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技术,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院前死亡率,因此在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是无可替代的急救技术。但是由于公众缺乏急救的意识和能力,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80%以上的患者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已经临床死亡,因而亟需对公众进行急救培训,提高公众心肺复苏的意识、知识与能力。而且现有的研究多以短期培训为主,未考虑到知识和技能是会随时间推移而减退,没有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多数人在面对需要帮助的患者时,即使接受过相关培训,但是由于自觉不能正确实施心肺复苏而使患者失去了有效救助。所以保障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长期、正确掌握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互联网平台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适宜大学生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案,通过比较不同培训方式下学生心肺复苏的掌握程度与遗忘情况,以检验该方案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适用性,为普及急救知识提供经验和参考。 方法: 1.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本地区两所工科高校非医学专业大一学生362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本地区非医学专业大学对心肺复苏的知晓程度及学习意愿。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学生318名,依据学号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2.对照组采用现场培训+自由学习的培训方式。试验组采用现场培训+互联网干预的方式进行培训,即现场培训后课题组借助微信或QQ互联网平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强化,将课题组编辑好的PPT、图片和教学视频等学习材料定期、及时发送给每位学生。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安排现场培训后知识强化的时间(培训后1天、2天、4天、7天、15天),此后每月进行相关知识的推送,持续时间为1年。 3.采用SPSS19.0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比较在培训前、培训后即刻、培训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学生心肺复苏掌握情况,知识得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学生的一般情况资料、回答正确频次等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培训前大学生心肺复苏知晓率(25.71%)较低。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来源主要是学校老师讲授(25.90%),电视(21.69%),急救培训班或讲座(19.28%)和网络(19.28%)。99.15%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心肺复苏是有必要的。学生期望由医院的医生护士作为培训老师(60.73%),学校安排专门的课时(52.26%),在心肺复苏模拟人上进行学习(53.67%)。大学生频繁使用网络平台,并且愿意通过网络平台接收学习相关知识(92.94%)。 2.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03和0.997。实施培训前两组学生的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培训后即刻两组学生的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 3.培训后1个月试验组学生知识得分(30.89±7.91)高于对照组(27.15±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培训后3个月试验组学生知识得分(27.97±7.13)高于对照组(24.33±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培训后6个月试验组学生知识得分(27.69±8.19)高于对照组(23.76±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培训后9个月试验组学生知识得分(26.96±7.42)高于对照组(22.62±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培训后12个月试验组学生知识得分(24.66±7.05)高于对照组(21.38±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4.两组学生培训后即刻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深度、部位、手法4个条目回答正确人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5)。在培训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深度、部位、手法4个条目回答正确人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5.在培训后1年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试验组学生按压正确率(27.16%)高于对照组(2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验组学生吹气正确率(35.33%)高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试验组学生对现场+互联网的培训方式较为满意。学生对培训老师、培训形式、培训时间的安排等条目满意度较高。 结论: 现场培训结合互联网干预的培训方式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减缓遗忘速度,对知识和技能的长期保持有积极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