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
【6h】

3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局限性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诊断、治疗进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SDAVF)是一种最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由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加上影像学改变的多样性,容易造成误诊,以致贻误治疗,酿成不可逆性的脊髓神经功能损伤。
  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一组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吸取误诊病例的经验教训,以提高DSA检查的技术水平,增强认识该病的影像学征象,完善显微手术与术中电生理监测的方法,探讨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以减少漏、误诊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06月~2016年01月上海德济医院收治3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患者临床资料。本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9.1岁±3.8.5。32例术后随访2周-30个月,平均随访19.22个月±8.21。手术前后行MRI、MRA和DSA检查。在SEP、MEP和EMG监测下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利用改良Aminoff-LogueScale评分评价患者脊髓神经功能。观察手术前后临床表现与影像学征象的变化。采用IBM SPSS(version19; IBM Corp.,Armonk,New York,USA)软件,对手术前后ALS评分结果,以及术前神经功能状况与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2例患者诊疗过程中,曾被误诊为急性脊髓炎及髓内肿瘤等者23例。32例术中均探得瘘口,电凝闭塞瘘口满意。术后1年获访脊髓MRI20例,14例T2像水肿消失,6例水肿明显减轻,均未见血管流空影;增强MRI检查10例,均未见任何强化征象。复查DSA8例,均未见瘘口残留、复发。长期随访27例中, ALS评分不同程度改善(P<0.05)21例,改善不明显6例,无加重病例(5例长期随访失访)。ALS<6分组与ALS≥6组预后改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①SDAVF误诊率较高,通过脊髓DSA诊断时应插管全、插管准,以及应用微导管造影,可减少或避免漏诊与误诊。
  ②诊断SDAVF时,需要与急性脊髓炎、脊髓髓内肿瘤、SAVM、SPMAVF及V型DAVF等鉴别。
  ③显微手术治疗SDAVF效果良好,复发率低;术中应用电生理监测,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