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6h】

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卒中,亦可称为急性脑梗死(ACI),是指颈动脉或基底动脉系统血液供应障碍造成的脑组织坏死,从而引起突发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局部脑组织区血液灌注急剧减少或者中断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使中枢神经细胞急性缺血缺氧性改变,从而导致血液灌注组织区域细胞水肿、软化,甚至坏死,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上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1-2]。由此可见急性脑梗死发病迅速,病程进行性进展,病因多样化以及发病机理复杂,病情难以估计,是我国第一大致残和第二大致死性疾病,具有高发和易复发的特点,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给患者本身、家庭带来了极大心理负担,而且给人类和社会造成了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的: 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研究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及动态变化,探讨其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从而为急性脑梗死的进一步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此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ACI组),并分别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将其分为轻度组50例(1~4分)、中度组130例(5~15分)和重度组80例(>15分)。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225例为健康对照组。并分别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NSE水平与NIHSS评分的关系,及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动态变化及相关临床意义。 结果: ACI组患者血清中Lp-PLA2、NSE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89.3±19.4)ug/L vs(123.4±28.4)ug/L、(13.15±1.28)ug/L vs(22.1±2.8)ug/L,P<0.05)。中度ACI组和重度ACI组患者血清Lp-PLA2、NSE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与治疗后第1天比较,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患者血清Lp-PLA2、NSE表达水平和NIHSS评分均有增加趋势(P<0.05),与患者治疗后第5天相比较,第6天、第7天患者血清Lp-PLA2、NSE表达水平和NIHSS评分均有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I组患者血清Lp-PLA2、NSE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788,P=0.035;r=0.95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与患者血清中Lp-PLA2、NSE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预防、发病发展及病情评估有着密切关系,可为急性脑梗死的早期预防、病情评估、治疗及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