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国以来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6h】

建国以来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公社”模式

2.1 人民公社模式产生的客观基础

2.2 人民公社模式乡村治理的特征

2.3 人民公社模式乡村治理的弊端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模式

3.1 “乡政村治”模式形成的背景

3.2 “乡政村治”模式的确立

3.3 “乡政村治”模式的窘境

第四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农村建设

4.1 市场经济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4.2 新时期村民自治的效果分析

4.3 新时期乡村治理遇到的困境

第五章 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5.1 当前乡村治理模式的主流观点

5.2 乡村治理模式主流观点的剖析

第六章 结论

6.1 明晰乡镇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

6.2 优化乡村治理结构,建设法治新农村

6.3 加强农村金融改革,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6.4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农民公共意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村发展历来是影响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治理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探索,乡村治理工作获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摸清乡村治理的变迁逻辑,洞悉乡村治理的发展方向,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建国以后,乡村治理模式经历了三次变迁。解放初期,人民公社模式覆盖了中国乡土社会,其产生不仅适应了把农民组织起来、巩固人民政权的需要,也有中国革命经验的惯性作用。人民公社模式在乡村治理方面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的组织结构,基层生产大队形成了党高度一体化领导的权力系统,采取计划取代市场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公社社员全面依附公社。从整体上看,人民公社模式下的乡村治理,扭曲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激化了乡村社会矛盾,阻碍了乡村社会的正常分化,破坏了农业生产,影响了乡村文明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改革,“乡政村治”模式登上了乡村治理的历史舞台。“乡政村治”模式下,乡成为国家在农村的基层政权,乡以下的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乡政村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乡村经济滞后、乡镇政府腐败以及村民自治功能异化等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乡村治理工作由行政化向自治化推进,村民自治制度逐步完善。这进一步促进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缓解了农村干群关系,推进了基层民主发展。但是,“去乡土化”倾向和“精英治理”的弊端也相伴而生。目前,学术界对我国乡村治理模式发展的主流观点大致分为“县政、乡派、村治”“乡派镇治”“乡派镇政”“乡镇自治”和“乡治、村政、社有”五种,每种观点都有其客观合理性。在我国复杂的乡土社会中,还无法找到一种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乡村治理模式。但是,未来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应具有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治理结构、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和提升农民公共意识的朝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