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津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
【6h】

天津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二章 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内外驱动力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解决城镇化失地农民问题的实践

3.1主要发达国家对失地农民的处理方式

3.2 国内主要地区对失地农民的处理方式

3.3 经验总结

第四章 天津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生活现状

4.1天津的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结构

4.2 天津宅基地换房前后农民的就业和生活变化

第五章 内在驱动力对天津失地农民再就业行为的影响

5.1 Logit回归模型构建

5.2 再就业与否的Logit模型

5.3 再就业类型的Logit模型

第六章 外在驱动力对天津失地农民再就业行为的影响

6.1外在驱动力对失地农民再就业行为的影响机制

6.2 关于征地补偿制度的博弈模型

6.3 关于创设就业岗位的博弈模型

6.4 关于失业保障制度的博弈模型

第七章 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7.1 完善政府的相关制度与政策

7.2 改善失地农民的自身因素

7.3 提供就业服务与培训机制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快速城镇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失地农民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能否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是解决其生活来源问题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由此,本文在天津“宅基地换房”的背景下,研究了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全文共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背景意义、研究方法、框架、内容和创新点,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失地农民再就业研究的进展,并发现前人对失地农民再就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足且过于分散,以此作为文章的切入点;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并构建了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内外驱动力理论;第三部分总结了西方主要国家处理失地农民问题的经验和我国几个典型地区处理失地农民问题的实践;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天津市的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天津失地农民失地前后的生活和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采用Logit回归模型对内在驱动力对失地农民再就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部分提出了政府三维度的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采用博弈模型对外在驱动力对失地农民再就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七部分为对策建议;第八部分为结论。
  本文的创新点是:在天津“宅基地换房”的背景下,基于前人的理论精髓,提出了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内外驱动力理论和政府三维度的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利用天津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剖析了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因素和外驱动因素,得出了以下结论: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不改变天津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率,只是帮助他们获到条件更好的工作;性别、年龄、所在地以及家庭年收入影响了天津失地农民再就业率和再就业类型;合理的征地补偿金额和失业保障金额才能保持失地农民找工作的积极性;天津女性、大龄和家庭收入低的失地农民在再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天津男性务农、企业打工、自营工商业和社区公益岗的可能均高于女性;家庭收入越高的天津失地农民越愿意到企业打工或者自营工商业。本文丰富和发展了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理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