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轮式装载机室内噪声源及其特征识别
【6h】

轮式装载机室内噪声源及其特征识别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安排

第二章 装载机室内噪声测试与声压分布

2.1测试系统

2.2 测试方案

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Fas ICA与EEMD协同的噪声源分离方法的研究

3.1 基于FastICA信号源分离

3.2 EMD基本原理与改进算法(EEMD)

3.3 基于EEMD与ICA协同的信号源特征提取分析流程

3.4 Fast ICA与EEMD协同方法的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轮式装载机室内噪声源分离及贡献度分析

4.1 轮式装载机室内噪声信号的独立性和高斯性研究

4.2 EEMD-ICA方法在装载机司机位置处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

4.3装载机驾驶室内声源贡献度分析

4.4 噪声与振动的相干分析

4.5 低噪声改进措施建议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5.2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能源与环境是本世纪全球面临的两大研究主题,噪声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工程机械愈来愈向着复杂化、大型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其振动和噪声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危害人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论文以校企合作研究项目“轮式装载机噪声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为研究背景,开展了轮式装载机室内噪声源及其特征识别的研究工作。声源诊断与贡献度研究是噪声控制的前提。因此,开展此项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可以为降低轮式装载机噪声指明方向,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论文通过试验方法测试了某装载机室内噪声、发动机噪声及相关部件的振动状况;探讨了采用独立分量分析、小波变换技术及经验模态分解相融合的技术(EEMD+ICA)识别噪声源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识别了装载机驾驶室内噪声的主要来源及传递路径;采用偏相干分析方法研究了驾驶室内噪声与驾驶室结构振动的相关性;并提出了降低驾驶室内噪声的建议措施。研究结果表明:
  1.试验用轮式装载司机位置处噪声声压级为87.4dB(A),满足我国现行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方机械噪声限值》第一阶段的限值要求(89 dB(A)),但不能满足即将在2015年实施的第二阶段限值要求(86dB(A));驾驶室各个侧面交接处和地板上的多个用于操纵机构通过的孔洞是传递噪声的主要路径。
  2.利用模拟信号的混合和解混过程,验证了独立分量分析与经验模态分解融合技术对混合信号的分离能力,证明了论文所探讨的利用ICA和EEMD相融合的方法识别装载机室内噪声源特征的技术的可行性。
  3.采用傅里叶变换(FFT)和小波变换(CWT)技术对通过EEMD-ICA得出了一系列独立分量进行分析,结合时频分析的结果和内燃机噪声研究的先验知识,识别了驾驶室内的主要噪声源,并计算了各独立分量的声功率贡献度。
  4.利用偏相干分析方法分析了室内噪声与驾驶室结构振动的相关性。提出了切断室外噪声向室内传递的路径,提高驾驶室结构的隔声性能和降低地板振动的建议措施。
  论文针对轮式装载机室内噪声源及其特征识别研究的 EEMD+ICA模型可以在较为简单的试验条件下有效识别噪声源特征,为工程机械噪声控制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和技术方法的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