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实证研究
【6h】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 言

1.1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第2章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的检验方法

2.1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衡量的经典模型回顾

2.2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检验的参数方法介绍

2.2.1 TM模型

2.2.2 HM模型

2.2.3 CL模型

2.3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检验的非参数方法介绍

2.3.1经典非参数方法回顾

2.3.2 Jiang的非参数方法

2.4 DGTW方法与Fama业绩归属模型

2.4.1 DGTW方法介绍

2.4.2 Fama业绩归属模型

第3章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实证分析

3.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的总体特征

3.1.1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能力的总体特征

3.1.2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择时能力的总体特征

3.1.3 我国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分析

3.2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个体选股与择时能力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世界上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于1868年在英国设立。一百三十多年来,不管是基金的数量、规模,还是基金的类型、组织形式等方面,世界范围的证券投资基金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从1998年首只新基金问世以来,基金业绩的衡量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它既是一个理论热点,也是一个实务性很强的问题。人们在投资基金时会考虑到基金的风险收益等各种指标。基金管理人的选股与择时能力是基金超额收益的源泉,本文试图评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选股与择时能力,为投资者投资基金提供一定的参考。只有基金管理人选择了适当的证券和适当的时机进行投资,基金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业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衡量基金的业绩主要是看基金的选股与择时能力。
   本文首先对证券投资基金选股择时能力衡量理论与方法进行较为系统地回顾与总结。同时结合目前开放式基金受到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其规模和数量远远超过封闭式基金,成为基金市场名副其实的主流品种,也日益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最重要和最有发展潜力的机构投资者,对促进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我国的开放式基金的绩效分析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TM模型和CL模型对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最近两年时间,即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选股与择时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估,总结中国开放式基金投资管理的规律和特点,探讨研究方法和模型的适应性,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阶段性的结论和参考性的建议。最后,本文通过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股票及行业集中度和基金持股比例与我国股票指数之间的关系入手,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整体的选股与择时能力进行了总体分析;然后结合行为金融的研究成果,引入羊群行为对我国投资基金的选股与择时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选股与择时能力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并且对我国的资本市场起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