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蝇短型肽聚糖识别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6h】

家蝇短型肽聚糖识别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肽聚糖识别蛋白的研究进展

第2章 家蝇PGRP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家蝇PGRP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家蝇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常常生长在病菌滋生的环境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s)是先天免疫分子,存在于昆虫,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和脊椎动物之中,而不存在于线虫和植物中。它可以与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结合,通过激活Toll或Imd信号转导途径,或诱导蛋白水解级联反应产生抗菌蛋白,引起吞噬作用,水解肽聚糖来抵挡感染。对家蝇肽聚糖识别蛋白功能的研究对了解家蝇的抗菌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家蝇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通过对转录组数据库进行搜索,发现了5条新的肽聚糖识别蛋白基因序列,使用 PCR技术对其序列进行验证,通过同源比对分别命名为MdPGRP-SA、MdPGRP-SB、MdPGRP-SC2、MdPGRP-SC3和MdPGRP-SD,并对其核苷酸和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2部分:以管家基因β-actin作为内参分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方法对经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刺激后的家蝇以及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家蝇中PGRP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MdPGRP-SA、MdPGRP-SB和MdPGRP-SD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后发生表达上调,随后出现一个恢复,最后再次显著上调;在大肠杆菌刺激后,MdPGRP-SA在后期发生上调,而MdPGRP-SB和MdPGRP-SD基因在刺激初期发生上调,随后表达逐渐恢复正常。MdPGRP-SC2和MdPGRP-SC3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后,相对表达量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大肠杆菌的刺激后,初期出现明显下调,随后逐渐恢复。这些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在对抗细菌入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5个基因在家蝇不同组织与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也为研究它们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