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茶馆》创作始末——兼及不同文学本与演出本的比较
【6h】

《茶馆》创作始末——兼及不同文学本与演出本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茶馆》——斗争“夹缝”中的真金

1.1 《茶馆》前身探寻

1.2 “一个小鸟蛋孵出一个大凤凰”

第2章 在演出中不断精进的《茶馆》

2.1 “取其精华”而成的文学本

2.2 北京人艺对《茶馆》的艺术提升

一、独具匠心的舞台及音响设计

二、比文学本更精彩的《茶馆》第一幕

三、更有深意的 “京味”语言

四、对《茶馆》结尾的艺术处理

五、演员对表演的精益求精

第3章 文学本与演出本的矛盾与裂缝

3.1 演出本中删不尽的“红线”

3.2 老舍对《茶馆》艺术立场的坚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茶馆》是老舍一生中最优秀的戏剧创作,它图卷式的戏剧结构、生动精炼的人物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具有多重内涵的主题意蕴,构成了《茶馆》独特的艺术魅力。
  文学界有些学者至今仍认为《一家代表》与《茶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将其视为《茶馆》的前身,或认为是这部话剧催生了《秦氏三兄弟》。事实上,阅读《一家代表》,不难发现,该剧在情节、内容各方面与《茶馆》毫无相似之处,也没有出现“茶馆”的场景,而其与《秦氏三兄弟》也只是同属于“社会——时政”型作品,除此之外,再无更直接的联系。因此,将《一家代表》与《秦氏三兄弟》或《茶馆》关联起来的说法并不成立。老舍将《秦氏三兄弟》中第一幕第二场单独抽出,使其成为《茶馆》第一幕,在这一过程中,老舍对剧本做了修改,这些细节的修改,体现出老舍严谨的创作态度。
  《茶馆》不是作者一蹴而就的作品,而是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排演过程中,艺术不断精进的结果。老舍《茶馆》三个版本的文学本创作,汲取了北京人艺对剧本修改的精当之处,而北京人艺对《茶馆》的二度创作,对其成为中国话剧史上一个独特的篇章,助了不可或缺的一臂之力。
  为使剧本能够演出,北京人艺对其增加了“红线”,这些硬加进去的“红线”,导致演出本与文学本产生一些矛盾与裂痕,而这与中国在特殊历史时期紧张的政治形势和极“左”的文坛创作氛围密切相关。然而,正是老舍执着的艺术坚守,终使我们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文学本,而《茶馆》的艺术魅力及其所产出的巨大影响,则离不开北京人艺付出的巨大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