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及完善构想
【6h】

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及完善构想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1.1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及特征

1.1.1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1.1.2死刑复核程序的特征

1.2死刑复核程序的价值和意义

1.2.1保障人权,严控死刑数量

1.2.2错判纠正,防止错杀

1.2.3制约权力,对死刑适用标准做出统一规定

1.3 死刑复核制度的发展

1.3.1 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简介

1.3.2当代死刑复核程序的立法演变

第2章 当前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缺陷

2.1 以“吴英案”为基础的具体案例分析

2.1.1案情介绍简介

2.1.2 法院裁判

2.2 “吴英案”折射出的死刑复核程序存在的问题

2.2.1 死刑复核程序不公开

2.2.2 辩护律师辩护权的弱化

2.2.3 检察机关监督权利弱化

第3章 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构想

3.1 完善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总体论述

3.1.1 程序独立公开方面

3.1.2 被告人权利方面

3.1.3 检察院监督方面

3.2 关于完善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建议与设想

3.2.1 死刑复核程序启动具有行政性

3.2.2 改变死刑复核方式的问题

3.2.3 死刑核准案件的审判问题

3.2.4 案件庭审的人员配备问题

3.2.5 检察机关及律师参与的问题

3.2.6 制度保障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当前废除了国际主流法律体系中废除了种种严酷的肉刑的背景下,死刑是刑罚的最终极的形式,也是最为压力的一个形式,其以剥夺生命权为刑罚方式,具有不可逆性。鉴于死刑有着严厉性和不可逆性的特征,所以对于死刑的适用和实施,我国法律规定了一套较为完整、严密和科学的司法程序体系。死刑复核程序与两审终审的其他一般审判程序而言,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殊审判程序,是我国对死刑程序践行少杀、慎杀原则的最后保障。合理科学的死刑复核程序是通过对死刑案件的判决或裁定进行复核审查和批准,从而统一死刑用量标准,在保障人权、防止错杀、制约权力等多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作者将以法律条文作为指导依据,从死刑案件复核程序的概念和作用价值入手,参考借鉴我国古代的死刑复核制度,适当引入中国当下热议的“吴英案”作为案例论据,对该程序在制度和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或漏洞进行理性分析,力争以革除这些弊端的形式,为死刑复核程序量身定制一个公正独立的形象,并使其真正具有严格意义上的诉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