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析我国现行减刑制度
【6h】

浅析我国现行减刑制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序??言

第1章 减刑制度的概述

1.1 减刑制度的历史沿革

1.1.1 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9年刑法颁布前

1.1.3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完善

1.2 减刑的概念、特征

1.2.1 减刑的概念

1.2.2 减刑的特征

1.3 减刑制度的意义

1.3.1 减刑制度可以促进罪犯的积极改造

1.3.2 减刑是一种刑罚执行调控措施,是罪刑均衡原则在行刑中的具体表现

第2章 我国刑法中减刑的适用

2.1 减刑适用的原则

2.1.1 惩罚和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2.1.2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1.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2 减刑适用的条件

2.2.1 减刑的对象条件

2.2.2 减刑的实质条件

2.2.3 减刑的限度条件

2.3 减刑的适用程序

2.3.1 减刑的管辖

2.3.2 减刑的处理程序

第3章 减刑制度存在的问题

3.1 减刑条件不具体

3.2.1 减刑的程序过于僵化

3.2.2 罪犯在减刑中的权力保障机制不完善

3.2.3 减刑制度缺乏监督机制

3.3 人民法院的减刑裁定机制缺乏科学性

3.3.1 人民法院对于管辖的规定欠科学

3.3.2 书面审查的方式不合理

3.3.3 忽视了减刑人员的参与

3.4 减刑制度无法约束罪犯获得减刑后的行为

第4章 我国减刑制度的立法完善

4.1 通过立法,科学界定对罪犯减刑的条件

4.1.1 建立统一的减刑标准

4.1.2 摒弃单纯以服刑时计分考核结果作为能否减刑的唯一依据。

4.1.3 充分尊重并赋予当事人的参与权

4.1.4 设立专门的减刑委员会来决定减刑

4.2 重新设计减刑的程序

4.3 构建科学的减刑裁定机制

4.3.1 减刑适用对象的立法完善。

4.3.2 明确减余刑的规定。

4.4 创建合理的减刑撤销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减刑制度正式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大清监狱律草案》中,从萌芽直至发展成熟,又经过完善,终于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实体和程序的双重保证,完成了司法制度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角度来说是指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罪犯,根据其自身在监狱服刑期间的悔罪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减刑对实现刑罚目的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研究价值:可以促进罪犯的积极改造、是罪刑均衡原则在行刑中的具体表现。减刑制度在我国刑法适用中十分严格,分别对减刑适用的原则、条件、程序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减刑制度在我国还是不够完善的,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减刑条件不具体、减刑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人民法院的减刑裁定机制缺乏科学性、减刑制度无法约束罪犯获得减刑后的行为等。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对我国的减刑制度进行立法完善:通过立法,科学界定对罪犯减刑的条件、重新设计减刑的程序、构建科学的减刑裁定机制、创建合理的减刑撤销制度。本文旨在通过对减刑制度的正当性根据研究,肯定减刑制度存在的正当性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从其在司法实践中显现的问题入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减刑制度完善之策,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减刑制度在实现刑罚目的、维护司法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减刑制度在实体上以及程序上的进一步优化将使减刑更好地服务于刑罚的目的,激励罪犯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