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的联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6h】

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的联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现状

1.2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城镇化水平与保险业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

2.1 城镇化助推保险业发展

2.2 保险业发展助推城镇化进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3.2 因子分析法模型介绍

3.3 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镇化水平与保险业发展联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保险业发展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确定

4.2 城镇化指标选取

4.3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4.4 城镇化水平与保险业发展的协整关系检验

4.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6 城镇化水平与保险业发展的VAR模型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就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城镇化水平提升对保险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保险业消费的物质基础;城镇发展,人口聚集,降低了承保成本;人口素质提升,保险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激发了保险市场的消费潜力;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拓宽了保险资金余额的投资渠道。保险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助推作用,主要表现为保险资金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持,商业保险发展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保险业发展有效补偿了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损失。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镇化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城镇化指标体系中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地区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各地区人均进出口总额、各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各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以及各地区人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因子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个综合反映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进一步利用VAR模型,分析了城镇化水平、保险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增长率,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实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与保险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较为显著,对彼此的预测能力较强。城镇化水平对其自身的冲击作用前期比较大,而持续作用比较小;保险业发展对其自身的冲击作用,长期内较为显著,并且持续性强;城镇化水平对保险业发展的冲击效应优于保险业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冲击效应。城镇化水平的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强,而保险业发展的自我完善能力比较差,对其它经济体的依赖性比较强;城镇化水平对保险业发展的贡献率优于保险业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贡献率,城镇化水平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比较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