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墨经》名辩系统的基础
【6h】

《墨经》名辩系统的基础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墨经》名辩系统的基础——“惟乎其谓”原则

1.1 基本概念

1.1.1 实——事物的真实显现

1.1.2 名——构成语句的基本单位

1.1.3谓——语言表达的两个基本功能

1.1.4 所谓与所以谓——对于“名实”关系的语言解释

1.1.5“辩”的基本要素——建构于对良好表达基础上的推理与判断

1.2 《墨经》对“惟乎其谓”原则的阐释

1.2.1 “惟乎其谓”原则——可辩性条件

1.2.2 “谓而固是”原则——“真”与“假”的“惟乎其谓”原则

第2章 不良语言表达的剔除——“惟乎其谓”原则与《墨经》语言分析理论

2.1“牛马非牛”辩与不良语义的剔除

2.1.1 “牛马非牛”辩的内容

2.1.2《墨经》对“谓述”的两个解释以及对解释的选择

2.2 对不良语句的剔除

2.2.1 “异类不比”与无意义表达的剔除

2.2.2 拒斥语义悖论

第3章 对《墨经》语言分析理论的初步形式刻画

3.1 形式语言LM以及不良表达测试系统SM

3.1.1 形式语言LM的初始符号

3.1.2形式语言LM中的项与公式的构成规则

3.1.3 对算符以及常项的基本解释

3.1.4 SM系统中的推理规则

3.1.5 对SM系统中一些算的符定义的形式刻画

3.1.6 对SM系统中推理规则IV的理论说明

3.2 对SM系统中一些重要结论的证明

3.2.1 真谓词T的性质

3.2.2 逻辑常项的六个性质

3.2.3所以谓算符的性质

3.2.4 SM中类包含关系和等同关系的三个性质

3.3对第2章中一些重要推理的形式刻画

3.3.1 “牛马非牛”辩

3.3.2“木比夜长”推理

3.4拒斥语义悖论

3.4.1拒斥说谎者悖论

3.4.2 拒斥砝码悖论

3.4.3 拒斥“水门事件”悖论

第4章 良性表达体系的构建——“惟乎其谓”原则方法论意义的体现

4.1 以名举实——《墨经》中的定义体系

4.1.1 从“知”到“平”

4.1.2 从“实”到“知”

4.1.3从“谓”到“辩”

4.1.4 从“同长”到“圆”

4.1.5 从“体”到“同异交得”

4.1.6 从“利”到“赏”

4.2 “以说出故”——《墨经》中的论证体系

4.2.1 “且然不可止”辩与“大小圆同”辩

4.2.2“无穷”辩

4.2.3“仁义内外”辩

4.2.4“坚白”辩

4.2.5 “杀盗非杀人”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墨经》的逻辑思想中,始终贯穿着对于语词所指确定性的不懈追求。《墨经》的作者对于逻辑规律的思考并不拘泥于逻辑规律本身,而是着眼于通过对语言的规定,确保在论辩过程中逻辑规律能够正确地得到应用。为了达到这一诉求,《墨经》规定了人们在构建理论语言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惟乎其谓”原则,它要求所有可以为“辩”所断定的语句中的语词都有确定的所指。
  在分析自然语言的过程中,“惟乎其谓”原则使人们能够以“辩”的方式反察语句中语词的所指,进而判定该语句是否为良好的表达。《墨经》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种能够排除自然语言中不良表达的语言分析理论。同时,作为构建理论系统的方法论的基础,“惟乎其谓”原则要求理论系统构建者在表达其观点之前,应该对系统中所要用到的每一个语词都进行严格的定义。在满足该要求之后,理论构建者可继续完成构建理论系统的另外两个关键步骤:用被正确定义了的“名”来构造理论中的语句以表达其观点,并且在“辩”的过程中为那些观点提供理论依据。
  “惟乎其谓”原则不但是《墨经》名辩系统的基础,而且对于今天的逻辑学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墨经》中基于该原则的语言分析理论的形式刻画,有助于我们克服诸如“语义悖论”等一些不良语言表达所产生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