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塞尔意向性理论研究
【6h】

塞尔意向性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塞尔意向性理论的哲学渊源

1.1 布伦塔诺的心理意向性理论

1.2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

第2章 塞尔意向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2.1意向性概念的界定

2.2意向性的分类

2.2.1内在的意向性(intrinsic intentionality)

2.2.2派生的意向性(derived intentionality)

2.2.3仿佛的意向性(as-if intentionality)

2.3意向性的结构特征

2.3.1意向状态的构成

2.3.2意向状态的适应指向

2.3.3意向状态的满足条件

2.4意向性的因果关系

2.4.1一般的因果关系

2.4.2意向因果性

2.5网络与背景

2.5.1意向状态网络

2.5.2背景及其与网络的关系

2.6集体意向性

2.6.1集体意向性的内容

2.6.2集体意向性的论题

2.6.3集体意向性的结构

第3章 塞尔意向性理论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3.1塞尔意向性理论对其心灵哲学的影响

3.2塞尔意向性理论对其语言哲学的影响

3.2.1意向性与言语行为

3.2.2意向性与意义

3.3塞尔意向性理论对其形而上学的影响

3.3.1社会实在的形而上学

3.3.2从集体意向性到制度性事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约翰?塞尔是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意向性理论是其整个哲学理论的基础。当代意向性理论是由布伦塔诺开创的,他揭示出了意向性与心理学的关系。此后,胡塞尔批判地继承了布伦塔诺的理论,并对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塞尔意向性理论主要包括意向性概念的界定、意向性的分类、意向性的结构特征、意向性的因果关系、意向性的背景和集体意向性等基本内容。塞尔界定了意向性的概念,区分了内在的意向性、派生的意向性和仿佛的意向性,解释了意向性的结构特征,指出了意向状态的构成、适应指向和满足条件。塞尔区分了一般的因果关系和意向因果性,论述了意向状态网络和背景的关系。此外,塞尔还详细地论述了集体意向性的内容、论题和结构。
  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对其心灵哲学,语言哲学以及社会哲学产生了重要的的影响。通过对意向性的逻辑特征和因果性的论述,塞尔提出了以生物自然主义为核心的心-身关系理论,并以此作为其心灵哲学的基础。他的意向性理论为言语行为理论提供了基础,促进了语言哲学的发展。塞尔的集体意向性理论,合理地解释了社会实在的建构,对其形而上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