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
【6h】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郭沫若历史剧创作概述

二、郭沫若历史剧研究现状

三、选题创新点

第1章 史剧观与主情主义戏剧性追求

1.1 浪漫情怀与史剧观的确立

1.2 史剧观与内在戏剧性

1.3 主情主义与内在戏剧性的追求

第2章 戏剧手法设置与戏剧性呈现

2.1 历史剧与历史人物的戏剧性

2.1.1 以情欲为中心的人物塑造

2.1.2 独具匠心的历史人物关系

2.1.3 各种人物的戏剧性聚合

2.1.4 人物性格的理想化与情感化

2.2 张弛有度的戏剧节奏

2.3 历史剧与历史事件的戏剧性

2.3.1 富有戏剧性事件的选择

2.3.2 事件发展中的偶然性与悬念设置

第3章 历史剧戏剧性追求的得失

3.1 戏剧性追求对艺术主情创造的得失

3.2 诗性追求的得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论文对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进行考察,基于郭沫若史剧观的分析,阐述其史剧观与戏剧性之间的关系,并从人物、事件、节奏等角度深入阐释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及其艺术呈现方式,进而从美学层面评点郭沫若戏剧性的追求对其创作的得失。论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郭沫若在历史剧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史剧观,本文通过梳理郭沫若的史剧观与戏剧性间的关系,发现郭沫若主张以“史”和“剧”来写“诗”,运用“古为今用”和“失事求似”的史剧创作原则进行艺术主情主义创造。郭沫若对戏剧性追求的独特之处在于作家通过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使人物在各自意志的指引下迅速行动起来并发生意志冲突,人物的意志冲突作为情节的基础进一步突显了情绪的感染力。
  其次,论文从戏剧手法入手,分别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戏剧节奏三个方面分析戏剧性在郭沫若历史剧中的艺术呈现。理想化与情感化的人物性格,复杂微妙的人物关系,富有戏剧性的历史事件选择,事件发展中的偶然性和悬念设置等都会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戏剧节奏的张弛有度、刻意淡化戏剧人物间的外在冲突、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这些都体现了戏剧性。
  最后,论文分别从艺术主情创造和诗性追求两个方面论述郭沫若戏剧性追求对其历史剧创作得失的影响。艺术主情创造使戏剧性与情感性更加融合,诗性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艺术主情创造受戏剧性的限制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对诗性的过分追求会淡化戏剧的戏剧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