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对CABG患者左心功能的研究分析
【6h】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对CABG患者左心功能的研究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图表

序言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设备

1.3 研究方法

1.4 分组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第2章 结 果

2.1 对照组和CABG组两组研究对象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2.2 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

2.3 斑点追踪成像心动图参数比较

第3章 讨 论

3.1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

3.2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与左心室功能

3.3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与左心房功能

第4章 结 论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研究局限性: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对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1.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测量左心室应变指标研究CABG患者术前与术后左心室功能的变化;
  2.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研究左心房应变指标与术后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期间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住院行CABG患者53例,并选择同期入院检查的50例正常人做为对照组。
  1.应用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对正常人及患者在行CABG术前、术后4-7d、术后1个月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STI技术分别对正常人及患者在行CABG术前、术后4-7d、术后1个月进行左心室功能指标变化的监测并进行对比分析;
  2.应用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对正常人及患者在行 CABG术前测定左心房前后径(LAD)、舒张早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A)、E/A;应用STI技术分别对正常人及患者在行CABG术前测量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长轴方向整体应变(Ss)、左心房收缩期左心房长轴方向整体应变(Sa)以及左心房各节段应变率(SRs)。对患者术后进行连续的心电监测,至少72小时。
  结果:
  (1)应用STI技术比较两组间在二腔心切面、四腔心切面以及三腔心切面整体应变值的绝对值,CABG患者左心室的整体应变值较对照组减低,术后组随桥血管血供时间的延长,各节段整体应变值比术前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房颤组所测指标,E较高,A较低,E/A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D较大,Ss、Sa、SRs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与对照组比较,术后非房颤组各项指标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术后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比较,Ss、Sa、SRs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STI技术能无创及定量地评价 CABG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异常,为CABG术前、术后左心室功能的研究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新工具;
  (2)术前应用 STI技术所测得的左心房应变值与 CABG术后新发房颤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当 LAD、BMI较高时,Ss、Sa、SRs较低时术后容易发生房颤,提示LAD、BMI、Ss、Sa、SRs均为影响CABG术后是否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