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前瞻记忆任务干扰效应的试次性改变
【6h】

前瞻记忆任务干扰效应的试次性改变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前瞻记忆与任务干扰效应的概念

1.2 任务干扰效应的理论解释

1.3 任务干扰效应的研究范式

1.4 任务干扰效应的测量

1.5 国内外前瞻记忆任务干扰效应的相关研究

1.6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缺陷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2.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2.2 研究的目标与思路

2.3 研究意义

3实验研究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4 研究创新与不足

4.1 研究创新

4.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附录

展开▼

摘要

成功地完成某项前瞻记忆任务,最重要的便是前瞻意向的顺利提取,使先前在头脑中保持的执行意向进入到意识中并成功执行。目前有关前瞻意向的提取过程存在着争议,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前瞻意向的提取是自动化的,是由刺激驱动的自下而上的过程,这种观点符合前瞻意向提取的多重加工理论,而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当被试得知前瞻记忆任务以后,便会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注意准备状态,用于对前瞻靶刺激随时进行监控,这种监控过程是贯穿于整个前瞻记忆任务阶段的,这种对前瞻意向提取的解释符合PAM理论,也就是说多重加工理论和PAM理论的主要差异在于前瞻意向的提取过程是否有可能是自动完成的。
  为了弄清前瞻意向的提取是否必须消耗注意资源,众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前瞻记忆的任务干扰效应,并试图通过任务干扰效应来解答上述问题。在这些众多的研究中,只有小部分研究涉及到前瞻记忆任务中认知资源的消耗、任务干扰效应的特点,如果进行中任务与前瞻记忆任务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关联,认知资源的消耗或整个过程中任务干扰效应的特点是否会呈现出与以往研究的结果不同的地方呢?
  本研究采用的是双任务范式,将前瞻记忆任务嵌入到进行中任务之中,通过控制进行中任务是否与前瞻记忆任务匹配来检测前瞻记忆任务干扰效应的特点,这种匹配是通过操纵刺激与靶刺激的颜色来实现的,如果进行中任务刺激的颜色与靶刺激颜色相同,该条件称为匹配条件,如果进行中任务刺激的颜色与靶刺激颜色不同,该条件称为非匹配条件。进行中任务要求被试通过按规定键对所呈现的刺激进行真字或非字判断,前瞻记忆任务是要求被试在看到某特定颜色(黑或绿)的靶子字(茅、萝、茸、葫、芦)时按空格键,刺激在两种颜色上随机或按区组(每8个试次为一区组)地改变。
  采用3(条件:控制条件、随机条件、区组条件)×2(阶段:基线、前瞻阶段)两因素方差分析来检测头脑中保存前瞻意向是否会对进行中任务的准确率有所影响。结果显示:呈现方式因素的主效应不显著且与阶段因素无交互效应,两阶段任务中的正确率均很高,进行中任务的正确率并没有因前瞻记忆任务消耗注意资源而降低。
  采用3(条件:控制条件、随机呈现、区组呈现)×2(阶段:基线阶段、前瞻阶段)方差分析(其中条件为组间变量,阶段为组内变量)来检测前瞻记忆任务的加入对进行中任务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条件和阶段两因素间有显著的交互效应,且控制条件下基线阶段的反应时显著地长于前瞻阶段;随机和区组呈现条件下,基线阶段的反应时则显著地短于前瞻阶段。
  采用2(呈现方式:随机、区组)×2(诱导刺激:有诱导刺激、无诱导刺激)×2(阶段:基线阶段、前瞻阶段)×2(颜色:匹配、不匹配)混合因素方差分析来检验随机和区组呈现下匹配和非匹配刺激对进行中任务反应时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试完成前瞻记忆任务的反应时比没有前瞻记忆任务条件下的反应时要延长很多;颜色匹配条件下的反应时也长于颜色非匹配条件,相同的情况也在区组呈现和随机条件下出现;阶段与颜色两因素间存在交互效应,表明加入前瞻记忆任务而产生的任务干扰效应在颜色匹配试次中要比颜色非匹配试次中更多;此外,阶段、呈现方式、颜色三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因此颜色匹配条件下更多的任务干扰效应在区组呈现比随机呈现下要更多也更确切;最后,在诱导刺激因素上有两微弱的交互效应,但不能确定有诱导刺激比无诱导刺激在颜色匹配条件下是否会产生更大的干扰效应。
  通过对颜色非匹配条件下进行2(呈现方式)×2(诱导)×2(阶段)的三因素方差分析以及颜色匹配条件下进行2(呈现方式)×2(诱导刺激)×2(阶段)三因素方差分析,来检测激颜色匹配和非匹配条件下不同的呈现方式对认知资源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颜色非匹配条件下,呈现方式与阶段间存在交互效应,且随机呈现比区组呈现条件下反应时增加得更多,颜色匹配条件下呈现方式与阶段两因素间也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且随机呈现条件下比区组呈现条件下会产生更大的干扰效应。
  通过2(诱导刺激)×2(阶段)×8(试次位置:处于区组中第1-8位)三因素方差分析来检测认知资源在整个区组中消耗的特点。结果表明:非匹配区组中注意资源的消耗会因试次在区组中的位置而改变,任务干扰效应会在非匹配区组的中间位置降到最低,匹配区组中残余的注意资源仍会在整个非匹配区组中一直得以保持。
  通过2(呈现方式:随机、区组)×2(诱导刺激:有、无)的混合设计两因素方差分析来检测加入诱导刺激后任务干扰效应的特点。结果表明:在诱导刺激条件下反应速度减慢,而对应的控制条件下反应速度并未减慢,尽管随机呈现下诱导刺激造成的干扰效应大于区组呈现,但相似的结果也存在于无诱导刺激条件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