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梅丸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细胞因子TGF-β及其mRNA的影响
【6h】

乌梅丸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细胞因子TGF-β及其mRNA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理论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病理图片

附录2:综述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研究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通过观察乌梅丸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探讨乌梅丸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进而阐明从厥阴论治慢性肝病的机理,挖掘治疗慢性肝病的中医新理论,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实验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雄性Wistar大鼠105只,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小柴胡汤组、乌梅丸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猪血清0.5ml/只,每周腹腔注射2次,连续8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d灌胃;小柴胡汤组给予小柴胡汤浓缩液灌胃,6g/kg·d;乌梅丸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乌梅丸12g/kg·d、8g/kg·d、4g/kg·d,水煎浓缩液灌胃,以上四组中药用量均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等效剂量折算,每日灌胃1次;秋水仙碱组给予秋水仙碱0.2mg/kg·d灌胃。治疗结束后,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及体重;肝功能;细胞因子TGF-β1及TGF-β1mRNA表达量的变化。 研究结果: 1.一般情况以乌梅丸中剂量组最好,乌梅丸大、小剂量组次之,小柴胡汤组和秋水仙碱组最差。 2.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肝功能ALT、AST、ALP、TBIL均明显降低(P<0.05),乌梅丸各组对降低肝纤维化大鼠ALT、AST、ALP、TBIL作用优于其它治疗组(P<0.05),乌梅丸中剂量组降低上述指标的作用较大、小剂量组更为显著(P<0.05)。各治疗组虽均能升高A/G,但各组差别不大(P>0.05)。 3.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在肝纤维化过程中,TGF-β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秋水仙碱、小柴胡汤和乌梅丸均可明显降低TGF-β1的表达(P<0.05),乌梅丸各组优于秋水仙碱和小柴胡汤组(P<0.05),而乌梅丸中剂量组又优于乌梅丸大剂量和小剂量组(P<0.05)。 4.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TGF-β1mRNA,同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小柴胡汤组和乌梅丸各组TGF-β1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乌梅丸各组优于秋水仙碱和小柴胡汤组(P<0.05),而乌梅丸中剂量组又优于乌梅丸大剂量和小剂量组(P<0.05)。 研究结论:乌梅丸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作用优于秋水仙碱和小柴胡汤;在乌梅丸大、中、小剂量各治疗组中,尤以乌梅丸中剂量组效果最好。实验中乌梅丸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一般状况,秋水仙碱、小柴胡汤、乌梅丸均能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病理改变;乌梅丸各治疗组较模型组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TGF-β1mRNA转录亦明显得到抑制。这表明乌梅丸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在于减少细胞因TGF-β1等的形成,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实现对肝纤维化的治疗。 乌梅丸为厥阴正治之方,方中药物寒温并用,酸苦辛甘并施,用药独重乌梅,既能滋肝,又能泄肝,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乌梅丸治疗肝纤维化效果满意,为临床治疗用药开辟了新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