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6h】

贵州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现状研究

1.2.3 贵州工业机器人教育存在的不足

1.3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的意义

1.3.2研究的目的

1.3.3研究的内容

1.4研究方法

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与定义

2.1.1 工业机器人的定义

2.1.2 课程的定义

2.2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2.3 贵州中职教育现状

2.4 中职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第三章 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确定

3.1 培养目标确定、技术岗位分析

3.1.1 培养目标确定

3.1.2 技术岗位分析

3.2 人才培养模式确定

第四章课程体系构建

4.1 知识结构

4.1.1 基础知识

4.1.2 专业知识

4.2 课程体系构建

4.2.1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4.2.2 课程体系的改进

4.2.3 课程体系整体设计

4.3 教学安排

4.4 课程体系的扩展性

第五章教育教学方法使用案例

5.1 教学方法的分类选择

5.2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毕业生企业工作情况反馈访谈提纲

附件二:机器人企业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附件三: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培养方案

附件四:焊接技术练习评价表

附件五:焊工技术练习教学效果评价表

展开▼

摘要

当前,智能制造已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方向,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工业机器人是一种新兴应用技术,因此很多企业工业机器人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严重,尤其是一线维护操作人员缺口较大。中职学校正是看到这一需求纷纷开设了相关专业,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而工业机器人专业所需专业知识多且相互间联系又比较紧密,再加上学校课程体系不完善,使得培养出的专业技术人才一直不尽人意。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针对中职学生实际,设计和构建能够和中职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相衔接的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为了探索和解决工业机器人在教育教学体系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技术岗位需求分析及学校教育现状,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通过对比分析现有的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中职学校现有专业方向培养资源,对该专业方法课程体系进行了更加贴合实际的课程体系设计,本课程体系设计详细到每学期课程安排、每门课程的具体课时数的制定,力争使得课程体系设计得更加合理更加科学,以便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更突出,执行更便捷。同时,本研究还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不同的课程分类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构建出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希望能为贵州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一点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