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黔北山区撑绿竹3号纸浆林培育技术初步研究
【6h】

黔北山区撑绿竹3号纸浆林培育技术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竹类资源概况及研究背景

1.2竹类科研概况

1.3撑绿竹3号研究简介

1.4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2研究地区概况、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

2.1研究地区概况

2.2技术线路

2.2.1研究思路

2.2.2技术路线

2.3研究方案

2.3.1出笋和幼竹高生长规律

2.3.2含水量、生物量和叶面积测定

2.3.3适地适竹与造林地选择

2.3.4竹丛营养空间拓展与造林密度

2.3.5竹丛立竹结构调整与新竹生长

3结果与分析

3.1出笋和幼竹高生长规律

3.1.1出笋数量分布

3.1.2退笋数量分布

3.1.3幼竹高生长期的划分

3.1.4幼竹高生长的数学模型

3.1.5幼竹日高生长节律

3.1.6幼竹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3.1.7小结与讨论

3.2含水量、生物量和叶面积

3.2.1含水量

3.2.2生物量

3.2.3叶面积

3.2.4小结与讨论

3.3适地适竹与造林地选择

3.3.1主要立地因子对撑绿竹3号生长的影响

3.3.2各立地因子与撑绿竹3号生长的多元回归分析

3.3.3撑绿竹3号栽培区的立地分类

3.3.4撑绿竹3号纸浆林的造林地选择

3.3.5小结与讨论

3.4竹丛营养空间拓展与造林密度

3.4.1主要立地因子与竹丛营养空间拓展的多元回归分析

3.4.2主要立地因子对竹丛营养空间拓展的影响

3.4.3撑绿竹3号纸浆林的造林密度

3.4.4小结与讨论

3.5竹丛立竹结构调整与新竹生长

3.5.1立竹不同龄级结构试验(试验A)

3.5.2立竹不同采伐强度试验(试验B)

3.5.3不同龄级立竹保留比例试验(试验C)

3.5.4小结与讨论

4初步总结与问题建议

4.1撑绿竹3号纸浆林的培育技术措施

4.1.1造林地选择

4.1.2造林密度

4.1.3出笋期培育

4.1.4幼竹生长期培育

4.1.5竹丛立竹结构调整

4.1.6竹林经营管理

4.1.7竹林采伐利用

4.2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撑绿杂交竹(Bambusa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sisdaii)是广西柳州林科所1980年以撑蒿竹(BambusapervariabilisMcClure)为母本,大绿竹(DendrocalamopsisdaiiKengf.)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来,2003年贵州省黔北地区作为纸浆林进行了引种栽培。本文以人工林培育、无性系种群生态学、植物构件等理论为基础,面上调查和固定样地测定相结合,对撑绿竹3号在黔北山区的出笋和幼竹高生长规律、含水量、生物量和叶面积、造林地选择、造林密度和竹丛立竹结构调整进行了观测和试验研究。 通过对撑绿竹3号出笋和退笋规律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出笋期间,尤其是在一些坡度比较大的竹林,应注意适时对竹丛进行松耕培土。留养竹笋时,应多留出笋高峰期前出土的优良竹笋。出笋后期应适当加大疏笋力度,减少林分的养分消耗,有利于竹笋生长。 通过对撑绿竹3号幼竹104天的观测,可以将它的高生长的过程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盛期是竹子生长的主要时期,占整个高生长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撑绿竹3号幼竹的高生长存在昼夜差异,总的趋势是夜生长量大于昼生长量。通过幼竹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偏相关分析认为,相对湿度过大、最高气温过高、日照时数对高生长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或者极显著水平,而降雨量、日均温和最低气温的影响则不显著。 经撑绿竹3号生物量的分析,得出:(1)胸径、秆高、秆重、枝重、叶重、地上部分总重等因子之间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2)秆生物量与胸径拟合方程为:W=0.0849D2.0036;(3)地上不同构件的生物量分配是竹秆>枝条>叶子;(4)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竹林分成超低产林、低产林、中产林、高产林和超高产林。 撑绿竹3号不同年龄竹秆的含水量不一样,I龄竹>II龄竹>III龄竹;不同部位亦不相同,为下部>中部>上部。 撑绿竹3号胸径与叶面积的最优模型为三次模型:M=91974.8-50277D+10460.2D2-56.144D3,R2=0.9012。目前竹林的叶面积指数大部分在6以下,还未达到丰产结构。 通过对撑绿竹3号31样地的实地调查,从6个主要立地因子对其生长影响的分析来看:海拔、小地形部位、土层厚度及坡度对撑绿竹3号的生长影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是影响撑绿竹3号生长的主导因子;结合t-检验的结果:最适宜撑绿竹3号生长的立地类型是Izb5、Izb6、ISb5和ISb6(海拔800m以下、紫色砂页岩和石灰岩、坡中下部、缓斜坡厚层土);较适宜的是Izb3、Izb4、ISb3和ISb4(海拔800m以下、紫色砂页岩和石灰岩、坡中下部、缓斜坡中层土);不适宜的是低中山立地类型区(≥800m),以及坡上部立地类型组和薄土层立地类型。 从撑绿竹3号营养空间拓展的调查情况来看,6个立地因子中,海拔、小地形部位、土层厚度及坡度对撑绿竹3号营养空间的拓展影响较大,存在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所以,即使在适宜栽培撑绿竹3号的立地,由于立地条件的分异,对其造林密度的选择,也不宜都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造林密度可采用目前的833株/hm2(3m×4m)。但立地条件相对差一些的造林地,如中层土立地,其造林密度应由833株/hm2(3m×4m)提高到952株/hm2(3m×3.5m),或1111株/hm2(3m×3m),甚至更高,这样才能尽快郁闭成林,并使纸浆林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撑绿竹3号结构调整的试验初步表明,竹林在生产过程中应保留一定数量的老竹,当地“四年一刀砍”的传统习惯是不合理的,而采伐强度不宜超过6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