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县乡级人大代表选区划分问题研究——以平等选举原则为视角
【6h】

县乡级人大代表选区划分问题研究——以平等选举原则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区划分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选区划分的发展历史

(二)选区划分的具体操作

二、平等选举原则

(一)平等选举原则的理论基础

(二)平等选举原则的内容

(三)选举平等权原则在宪法以及法律上的相关规定

三、选区划分中保障选举平等的必要性

(一)法理依据

(二)是体现宪法制度真实性的需要

(三)是政治发展的需要

(四)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四、选区划分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

(一)选区划分取得的民主进步-从饱受争议的“四分之一条款”到“同票同权”

(二)选区划分还存在的问题

五、选区划分:保障选举平等

(一)制定符合实际的划分方案

(二)划分选区要划得小

(三)明确“大体相当”的浮动范围,要切实做到“大体相当”

(四)两种划分选区办法结合,逐步以居住地划分为主

(五)改革选区划分的操作技术,使人大代表构成具有广泛性

(六)加强人大代表培训工作,提高农民人大代表的素质

(七)加强对选区划分的监督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平等选举原则下的选区划分,从有关法律制度到实际操作的方方面面都应当体现平等性,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以有违反公民平等权的行为存在,进而保障选举结果最大程度上的平等。本文提出从解决选区划分问题入手保障公民平等选举,不仅具有法理依据,也是我国宪法制度真实性体现的需要,经济、政治和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然而在平等选举原则下,选区划分问题远远不止于立法上的不平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只是选举制度改革的一步。在肯定“四分之一条款”被废除这一民主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讨选区划分还存在违法任意进行划分、行政化趋势、排除利益化、选民登记不便和代表名额分配不合理等等问题。选区划分保障选举平等,不仅前期需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划分方案;在具体划分时还得尽量将选区划得小,要明确“大体相等”的范围并切实做到“大体相当”,按居住地划分和按单位划分两种划分办法相结合,逐步向以居住地划分为主发展;对代表构成来说,要通过改革选区划分的操作技术使其具有广泛性,并对农民代表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最后还需要从加快选区划分监督立法进程,确定选举划分监督的主体,增强各个环节的透明性,发挥出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加强选区划分的监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