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6h】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网络银行监管概述

(一)网络银行的界定

1.关于网络银行相关概念

2.网络银行的分类

3.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差异

(二) 网络银行的特性

1.运营载体的虚拟性

2.智能运作的高效性

3.网络银行的高技术性

4.网络银行的高风险性

(三)网络银行实施监管的意义

1.维护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秩序

2.防控互联网金融交易风险

3.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网络银行实施监管的理论基础

1.国家干预论

2.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

3.社会公共利益论

二、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1.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络监管法律制度相关规定

2. 银监会关于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相关规定

3.现今我国网络银行遵循的基本监管原则

(二)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建设落后

2.网络银行监管内容尚不完备

3.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欠缺

4.网络银行的监管模式单一

三、境外网络银行监管立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境外网络银行监管现状

1.美国网络银行谨慎宽松的监管特点

2.欧盟网络银行制度构建侧重于对消费者的保护

(二)我国如何借鉴欧美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1. 借鉴适合本土发展的法律制度

2.向监管法律系统化发展

3.法律制度的构建兼顾消费者保护与市场建设二者的平衡

四、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意见

(一)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1.制定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基本法

2.完善行业部门管理法律制度

3.重视银行监管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

(二)完善网络银行监管内容

1.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制度

2.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制度

3.促进网络银行监管在金融全球化下的合作

4.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对网络银行监管的冲击

(三)加强网络银行法律监管制度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

1.明确银行与客户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从隐私权的角度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

3.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将加对消费者的保护

(四)完善网络银行监管层次的建设

1.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的监管

2.加强行业自律监管

3.加强网络银行内部自我监督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我国网络银行发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网络银行业的快速繁荣对于现今银行业乃至于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互联网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与改革,网络银行凭借其高效性、低成本性、高流动性等诸多特点为金融领域的消费者们带来了许多便捷与利益,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也使得网络银行已经成为了全球各国银行普遍发展的业态。近年来,在以“BAT”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巨头所创造的新型互联网金融体系日益蓬勃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新兴的金融借贷模式也不断的冲击和影响着网络银行的发展,从而使得法律对网络银行的监管难度加大。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立法起步晚于发达国家,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存在诸多不足,所以在当前我们应当在结合对境外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立法分析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本国发展的具体法律建设构想。美国和欧盟的网络银行立法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处于较为领先地位的,我们应当借鉴美国谨慎宽松以及欧盟侧重于保护消费者的优势基础上完善和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立法。
  由于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发展不成熟,监管内容不完备等缺陷,我国应当在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的同时,完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的建设,明确监管主体责任和义务,健全网络银行退出和准入市场机制,加强对我国网络银行消费者的保护意识,发展网络银行监督管理层次的建设,以达到保护我国网络金融消费者,进一步控制银行金融业风险,稳定国家金融秩序等多重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