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苔藓植物在贵州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表达
【6h】

苔藓植物在贵州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表达

代理获取

摘要

选取贵州习水和赤水丹霞地貌地区、宽阔水和茂兰喀斯特地貌地区、斗篷山和月亮山常态地貌地区,以及高坡和大坪箐沼泽湿地8个不同环境背景的地区,通过对这几个地区进行苔藓植物标本的采集和收集,得到苔藓植物标本5000余份。将标本精确鉴定到种,并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在不同的环境背景地区,苔藓植物以共同的优势科、优势属、特有类群来表达对环境的适应。丹霞地区的特有类群为虾藓科Bryoxiphiaceae和裂叶苔科Lophoziaceae;喀斯特地区的特有类群为壶苞苔科Blasiaceae、小叶苔科Fossombroniaceae和光苔科Cyathodiaceae;常态地貌地区的特有类群为寒藓科Meesiaceae、蝎尾藓科Scorpidiaceae以及树角苔科Dendrocerotaceae;沼泽湿地的特有类群为万年藓科Climaciaceae和须苔科Mastigophoraceae。
  对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丹霞地区>常态地貌地区>喀斯特地貌地区>沼泽湿地。
  对α多样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大的为斗篷山地区,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的为习水地区。空气湿度和降雨量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与日照时长呈负相关。
  苔藓植物在丹霞环境背景地区的优势群落表达为绿色白发藓( Leucobryum chlorophyllosum)群落和小蛇苔(Conocephalum japonicum)群落;生态群落以适应石生环境的群落占优势。苔藓植物在喀斯特环境背景地区的优势群落表达为木藓(Thamnobryum alopecurum)群落和轮叶波叶藓(Himantocladium cyclophyllum)群落等;生态群落以适应木生和石生环境的群落占优势。苔藓植物在常态地质环境背景地区的优势群落表达为白叶鞭苔(Bazzania albifolia)群落和多形带叶苔(Pallavicinia ambigua)群落等;生态群落以适应石生和木生环境的群落所占比例较大。苔藓植物在沼泽湿地特殊环境背景下的优势群落表达为多纹泥炭藓(Sphagnum multifibrosum)群落和双齿护蒴苔(Calypogeia tosana)群落等,生态群落以适应土生环境的群落所占比例较大。
  苔藓植物通过特殊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来表达对不同环境背景的适应程度,在丹霞地区以耐干旱结构为主;在喀斯特地貌地区以特殊的芽胞、致密壳状结构、匍匐茎等来适应不同环境;在常态地貌地区苔藓植物会以不同的形态结来适应各种小生境环境;在沼泽湿地苔藓植物主要以水孔、栉片、分化明显的中轴等来表达对环境的适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