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及路径研究——基于GIS的空间分析
【6h】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及路径研究——基于GIS的空间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3.3技术路线

1.4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4.1研究对象

1.4.2数据来源

1.5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概念辨析与界定

2.1.1城镇化

2.1.2新型城镇化

2.1.3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

2.2相关理论

2.2.1复杂系统理论

2.2.2协同学理论

2.2.3诺瑟姆曲线理论

2.3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2.3.1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2.3.2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系统构建与综合指数测度

3.1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构建原则

3.1.2构建方法

3.1.3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指数测度

3.2.1熵值赋权法

3.2.2线性加权模型

3.2.3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3.3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分析

3.3.1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指数时序特征

3.3.2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第四章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协调水平测度和作用机理分析

4.1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度

4.1.1耦合度模型

4.1.2耦合-协调模型

4.1.3贵州省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测算结果

4.2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4.2.1 PESS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时序特征

4.2.2 PESS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

4.3人口与他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4.3.1 Pop-Eco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4.3.2 Pop-Soc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4.3.3 Pop-Spa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4.4新型城镇化系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

4.4.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2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4.4.3空间格局差异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路径

5.1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策略

5.2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路径分析

5.2.1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提升机制

5.2.2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提升路径定位

5.2.3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路径规划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6.2研究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已进入加速发展期,但呈现区域差异大和系统内部不协调现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直接导向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区域协调、提质增效的发展内涵,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实践焦点。怎样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自组织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本文从系统学和协同学视角出发,测度贵州省新型城镇化自组织系统的发展质量、耦合协调水平,借助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索贵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的空间差异,明确影响新型城镇化差异的全局因子和局部因子。并从空间视角分析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推进机制、发展路径和空间规划策略,为促进贵州省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首先,借鉴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界定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明确“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核心,认为贵州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应从人口、经济、社会和空间维度进行探讨。其次,构建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PESS评价系统,选取线性加权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别测度贵州省市(州)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第三,根据测算结果,基于ArcGIS10.2软件的自然断裂法,空间相关性分析,分异及因子探测模型分析全省新型城镇发展质量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和影响因子。结论是全省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差距逐渐缩小,空间集聚性逐渐增强;贵阳市、毕节市、铜仁市、黔南州及黔西南州人口子系统贡献率低于经济、社会和空间子系统;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和黔东南州空间子系统的贡献率低于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最后,从区域耦合协调度和因子的解释力,提出促进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规划调控机制和发展路径,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