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疑罪从有心理成因分析——以“隧道视野”为切入点
【6h】

疑罪从有心理成因分析——以“隧道视野”为切入点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本文创新点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状况

第一章 “疑罪从有”与“隧道视野”概述

第一节 “疑罪从有”概述

一、“疑罪”概念

二、“从有”概念

第二节 “隧道视野”概述

一、“隧道视野”的概念

二、“隧道视野”心理影响下的诉讼心理偏差

第二章 案例样本分析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二节 案件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总结

一、“分类错误”是陷入“隧道视野”的第一步

二、刑侦人员侧重于搜集证实嫌疑人有罪的证据

三、忽视、隐瞒甚至篡改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

四、定罪证据证明力不足

五、党政权力干预司法审判

六、律师辩护意见不被重视

七、办案经费短缺

第三章 疑罪从有心理形成机制分析

第一节 办案人员法律事实认定过程分析

第二节 “隧道视野”影响下法律事实认定偏差分析

第四章 防范疑罪从有心理的措施

第一节 观念层面

一、针对“隧道视野”等心理偏差对办案人员进行培训

二、塑造科学的办案理念

第三节 立法层面

一、制定沉默权法案

二、完善证人辨认的规则

第三节 制度建设

一、 完善案件侦查的内外部监督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错案追责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从法律实践来看,刑事错案往往造成无辜者含冤、司法资源浪费、司法公信力受到挑战等不良后果。历史上,刑事冤案错案长期以来就是人类社会极难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40起刑事错案的样本分析,以“隧道视野”心理诱因作为切入点,探讨办案人员“疑罪从有”现象难以被根除的心理因素及其影响机理,揭示办案人员如何出现法律事实的认定偏差,进而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终为解决办案人员疑罪从有心理缺憾做出贡献。 本文主体包括五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讨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刑事错判案件心理成因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是疑罪从有心理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二章是理论概述。首先对“隧道视野”和“疑罪从有”等理论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围绕“隧道视野”心理导致的两种诉讼心理偏差现象,即证实性偏差和后视性偏差进行分析。 第三章是刑事错案样本分析。针对我国近30年来纠正的40起刑事错案,运用数据统计工具,检验“隧道视野”心理对我国错案的形成机理与特点。 第四章“疑罪从有”心理形成机制分析。主要围绕办案人员法律事实认定过程,以案例样本得出的信息,运用“隧道视野”心理偏差机理,揭示办案人员“疑罪从有”心理形成机制。 第五章为防范办案人员疑罪从有心理的措施。分别从观念、立法、制度三个层面,提出防范疑罪从有心理的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