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元贫困视阈下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研究
【6h】

多元贫困视阈下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2研究内容

1.3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相关理论基础

第3章 广西民族村寨多元贫困现象分析

3.1 收入贫困

3.2 权利贫困

3.3 文化贫困

3.4 生态贫困

第4章 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评价方法选择

第5章 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实证研究

5.1案例地选择

5.2数据来源

5.3数据整理

5.4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评价模型

5.5多元贫困视角下民族村寨旅游减贫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6.2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贫困是我国长期以来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多元贫困现象的出现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旅游减贫则是解决少数民族村寨贫困问题的主要方式。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村寨的贫困特点为贫困区域广泛、贫困人口集中、文化贫困严重、返贫率高等,这些因素容易导致少数民族村寨内部矛盾,多元化贫困局面异常严重。当前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宏观经济层面,很少学者能从多元化层面对其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村寨多元贫困现状系统分析,对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进行评价研究,并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个典型少数民族村寨代表进行验证分析,以期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评价提供依据和方法。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乘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以及旅游增权理论为基础,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以收入贫困、权利贫困、生态贫困、文化贫困的多重标准构建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个典型少数民族村寨代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广西巴马县坡月村、广西龙胜平安壮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法就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综合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旅游减贫效应灰色加权综合关联度高低顺序依次为龙胜平安壮寨、三江程阳八寨、巴马坡月村;各民族村寨收入效应、权利效应、生态效应、文化效应四项指标的偏重趋向较鲜明,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严重。通过对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具体指标评价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少数民族村寨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会给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评价带来不同的影响;②少数民族村寨不同的旅游发展阶段给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评价带来不同的影响;③少数民族村寨不同的旅游发展资源给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评价带来不同的影响。
  本研究从微观层面上延伸了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效应研究的思路,补充了旅游减贫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广西民族村寨降低贫困发生率,为我国其它地区的民族村寨旅游减贫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