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肺培元颗粒对免疫低下肺部感染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IL-6、PCT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清肺培元颗粒对免疫低下肺部感染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IL-6、PCT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各组小鼠症状体征等一般情况的变化

2 清肺培元颗粒对小鼠体重、胸腺、脾脏的影响

3 清肺培元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

4 清肺培元颗粒对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5 清肺培元颗粒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6、PCT表达水平的影响

讨论

1. 免疫低下肺部感染研究现状

2.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3. 清肺培元颗粒的组方用药特点

4.清肺培元颗粒实验研究分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建立免疫低下肺部感染小鼠模型,探讨清肺培元颗粒对免疫低下肺部感染模型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中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含量的影响,从而试述清肺培元颗粒对免疫低下肺部感染的作用机理,为清肺培元颗粒的临床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动物分组:将90只健康清洁级近交系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即:正常对照组、Friend鼠白血病病毒(FLV)组、模型组、齐多夫定组(AZT)组、唐草片组、清肺培元颗粒加盐酸左氧氟沙星组(中西药组)、清肺培元颗粒高剂量组、清肺培元颗粒中剂量组、清肺培元颗粒低剂量组,每组10只。
  2.动物造模与用药:适宜性喂养3天后,除正常组外各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配比好的FLV病毒的悬浊液0.5ml,观察21天。小鼠出现毛皮无光泽、活动度降低、尾部颜色晦暗,脾脏明显肿大等体征后,采用滴鼻法对小鼠进行Ⅲ型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接种,每只约滴入50μl,观察7天。待复合模型成功后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和剂量进行干预,正常组、FLV组、模型组给予与药液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3.指标测定: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一般状况,末次给药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取脾脏、肺脏、胸腺,计算其脏器指数;光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4+T、CD8+T细胞含量,计数CD4+/CD8+的比值;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 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L-6及PCT含量。
  结果:
  1.成功复制免疫低下肺部细菌感染小鼠模型;
  2.小鼠一般情况比较结果:正常组毛发有光泽,活动、饮食、体重均正常。FLV组和模型组毛发光泽度欠佳,竖毛现象严重,活动度逐渐减少,饮食明显减少,体重减轻。AZT组、唐草片组和清肺培元颗粒低剂量组毛发无光泽,有竖毛现象,活动逐渐减少,饮食下降,体重变化不大。中西药组、清肺培元颗粒高剂量组和清肺培元颗粒中剂量组毛发、活动、饮食、体重与正常组相比均无显著改变;
  3.小鼠体重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中西药组及清肺培元三个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V组及模型组小鼠体重均低于正常组,而 AZT组和唐草片组小鼠体重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FLV组、中西药组及清肺培元颗粒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小鼠体重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AZT组相比,FLV组、中西药组及清肺培元颗粒低剂量组小鼠体重均低于AZT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LV组相比,清肺培元颗粒低剂量组及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小鼠体重均高于FLV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清肺培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脏器质量及脏器系数比较结果:①胸腺质量:与正常组相比, FLV组、模型组及清肺培元颗粒低剂量组小鼠胸腺质量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小鼠胸腺质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AZT组相比, FLV组、模型组及清肺培元颗粒低剂量组小鼠胸腺质量均低于AZT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LV组相比,清肺培元颗粒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胸腺质量低于FLV组,其他各组小鼠胸腺质量均明显高于FLV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清肺培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胸腺指数:与正常组相比,FLV组及模型组小鼠胸腺指数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小鼠胸腺指数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AZT组相比,FLV组及模型组小鼠胸腺指数均低于AZT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LV组相比,唐草片组、清肺培元颗粒中剂量组及清肺培元颗粒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胸腺指数低于FLV组,其他各组小鼠胸腺指数均高于FLV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清肺培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脾脏质量:与正常组相比,各组小鼠脾脏质量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FLV组小鼠脾脏质量高于模型组,其他各组小鼠脾脏质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AZT组相比,正常组小鼠脾脏质量低于AZT组,其他各组小鼠脾脏质量均高于AZT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FLV组相比,清肺培元颗粒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小鼠脾脏质量均低于FLV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清肺培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脾脏指数:与正常组相比,AZ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与模型组相比,FL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AZT组相比,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均高于AZT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FLV组相比,模型组及清肺培元颗粒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均低于 FLV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清肺培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小鼠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T比值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CD8+有显著差异(P<0.05),再次证明FLV病毒攻击液可以明显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与模型组相比,用药后清肺培元颗粒三个剂量组小鼠,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同时降低CD8+T淋巴细胞数量(P<0.05);
  6.病理学检测结果:模型组肺内可见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波及周围肺组织的散在病灶,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出现纤毛倒伏、细胞变性坏死等损伤性改变,伴炎症反应,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渗出,各治疗组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轻,中西药组、清肺培元颗粒中、高剂量组改善明显;
  7.细胞因子IL-6、PCT检测结果:免疫低下肺部细菌感染模型小鼠血清中IL-6、PCT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而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1. 成功建立免疫低下肺部感染小鼠模型,用于观察中药复方对免疫功能低下肺部感染小鼠的影响;
  2.清肺培元颗粒可以改善模型小鼠的一般状况,降低FLV病毒对体重、脏器质量及脏器系数的影响,提示清肺培元颗粒可以有效地预防并控制病毒感染;
  3.清肺培元颗粒有效地调节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提示清肺培元颗粒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4.清肺培元颗粒有效地抑制了小鼠血清炎性因子IL-6和PCT的表达,提示清肺培元颗粒具有抗炎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