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6h】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回顾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3.1 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特质

3.2 理想评价指标确定

3.3 模型构建

3.4评判实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潜力评价模型的开发或保护模式研究

4.1 高潜力项目完全产业化开发模式

4.2一般潜力项目产业化开发模式

4.3低潜力项目保护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西国家级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

5.1 广西国家级“非遗”传统手工艺概述

5.2 产业化潜力评价

5.3 广西国家级传统手工艺“非遗”开发对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传统手工艺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杰出成果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对于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有重大意义。2017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传统工艺在传承和再生产、行业管理和市场竞争力、从业者收入和服务城乡就业等方面的发展目标。但是,在当代,传统手工艺在产业化过程中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导致社会各界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一直存在疑虑:产业化生产对效率要求与传统手工艺的个性化、精细化生产是否相悖?经济利益导向的产业化开发是否会损害到传统手工艺经济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很多学者尝试从产业化的过程中找寻失败的原因,但是很少有人从源头来思考:哪些传统手工艺项目能够通过产业化的模式进行开发?如何区分可产业化和不可产业化传统手工艺项目?基于此,本文选择对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进行研究,拟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对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产业化潜力大小进行评价,区分其是否可以产业化。
  首先,本文综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和德尔菲-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4个准则层指标,12个因子层指标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模型;然后,本文根据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模型,进行了相应的产业化开发和保护模式探索:对于产业化开发潜力高的项目可采取完全产业化开发模式,其产品以商品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对于产业化开发潜力一般的项目采取部分产业化开发模式,其产品以作品形式服务人们生活;对于产业化开发潜力低的项目不宜进行产业化开发,要积极开展抢救性保护,产品以标本的形式进行宣传和展示作用;最后,本文将构建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应用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国家级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开发或者保护建议。
  本文的构建评价模型可以对传统手工艺项目产业化开发潜力的高低进行评价,同时为不同潜力的项目设置了科学合理的传统手工艺开发或者保护体系。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非遗”保护理论,同时能够指导当下如火如荼的传统工艺复兴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