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退变性腰椎侧凸影像学特点与其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6h】

退变性腰椎侧凸影像学特点与其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临床特点

2影像学特点

3影像学指标和临床症状间相关性分析

4 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与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中医对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认识

2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影像学特点

3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特点

4 退变性腰椎侧凸椎管容积和椎间孔特点

5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腰痛ODI评分标准

附录2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附录3 典型病历

附录4 文献综述: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研究进展

附录5.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表现,探讨二者间的相关性,为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进一步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1、住院病历选取退变性腰椎侧凸(DLS)病人4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7例,年龄48~73岁之间,平均60.44±6.67岁。2.对DLS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采用VAS评分和ODI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量化分析,并对患者的影像学参数资料,包括腰椎侧凸 Cobb角、前凸角和节段楔变角进行测量。3.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手术前后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DLS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与影像学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1.在41例DLS患者中伴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史患者35(85.4%)例;1年-20年病史不等;其中,伴腰痛39(95.1%)例,下肢痛33(80.5%)例;间歇性跛行29(70.7%)例;下肢肌力、感觉减退21(51.2%)例。
  2. DLS患者腰椎侧凸 Cobb角范围11.22°~27.25°,平均值为16.99°±3.84°;前凸角范围在-5.15°~34.13°,平均值为16.02°±6.37°;节段楔变角范围为4.11°~14.22°,平均值为7.81°±2.20°;其中向右侧凸19例、向左侧凸22例,向右侧凸与左侧凸基本相当(19∶22)。
  3.治疗前ODI评分范围54~82,平均值为65.62±6.8;腰痛VAS评分范围3.95~9.15,平均值为6.89±1.15;腿疼VAS评分范围3.35~8.75,平均值为6.41±1.35;腰痛 VAS评分与相邻椎体的节段楔变角、腰椎前凸角有相关性(P<0.05);ODI评分与腰椎前凸角、节段楔变角有相关性(P<0.05)。
  4.椎间盘退变、腰椎生理性前凸丢失、矢状面失衡及局部不稳定引起节段楔变角的产生是影响患者临床表现的关键因素,在经过手术治疗纠正腰椎前凸角及节段楔变角、侧凸cobb角后,腰椎前凸角矫正率与腰痛改善率、ODI评分改善率有相关性(P<0.05)。
  结论:1.腰椎节段楔变角、腰椎前凸角与腰痛VAS、ODI评分有相关性,参数对腰痛VAS、ODI评分有很重要的意义。2.手术纠正腰椎前凸角及节段楔变角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