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索拉非尼联合斑蝥酸钠对肝癌HepG2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6h】

索拉非尼联合斑蝥酸钠对肝癌HepG2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摘要

前言

材料及方法

1、材料

2、方法

结果

1、索拉非尼、斑蝥酸钠及联合用药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

2、索拉非尼、斑蝥酸钠单药及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3、索拉非尼、斑蝥酸钠单药及联合用药对I-I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4、索拉非尼、斑蝥酸钠单药及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

5、索拉非尼、斑蝥酸钠单药及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ERK、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对照

论文综述 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索拉菲尼联合斑蝥酸钠对肝癌HepG2细胞抑制作用的联合效应及其相关机制探索。
  方法:
  实验分为四组,空白组,索拉非尼组,斑蝥酸钠组及联合用药组,利用CCK-8法分别测定索拉非尼及斑蝥酸钠对HepG2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并根据IC50确定两药后述实验浓度。利用CCK-8法测定各组不同浓度的抑制率,利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各组克隆形成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采用Caspase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细胞液中caspase-3的浓度。利用western blotiug法测定ERK1/2及p-ERK1/2在各组的表达情况。
  结果:
  索拉非尼、斑蝥酸钠单药及联合用药时抑制率都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表现剂量-时间依赖效应,而联合用药组的抑制率则明显较单药组高(p<0.05),并在索拉非尼、斑蝥酸钠浓度为4+3.88μmol/L的48h时段可表现协同作用,其余大多表现为相加作用。药物浓度越高,克隆形成率越低,具有剂量依赖效应,联合用药组则较单药组更低(p<0.05)。索拉非尼及斑蝥酸钠单药及联合用药时G1期细胞占比分别为:64.86±1.44%、60.68±1.48%、69.13±1.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89±3.30%(F=45.936,p<0.001),而联合组的细胞占比较单药组更高(p<0.05);三个用药组Casepase-3均有活化,其中联合组最强;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的ERK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F=2.928,P=0.100),而对于p-ERK,索拉非尼组及联合用药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3122±0.0180及0.3714±0.0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4694±0.0568(p<0.05),斑蝥酸钠组相对表达量0.5718±0.050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3)。
  结论:
  索拉非尼联合斑蝥酸钠对HepG2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协同效应,可双重阻滞细胞于G1期。其机制可能与活化caspase-3蛋白及抑制Raf/MEK/ERK信号通道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