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细胞性肝癌组织样本中CD133+细胞肿瘤干细胞样特性的研究
【6h】

肝细胞性肝癌组织样本中CD133+细胞肿瘤干细胞样特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个人简历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收集

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1.3 肝癌组织标本的原代培养及癌旁肝组织的消化

1.4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组织标本和癌旁肝组织CD133的表达率

1.5 流式细胞术分选CD133+和CD133- 细胞

1.6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1.7 肿瘤球形成实验

1.8 裸鼠移植瘤形成实验

1.9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肝癌组织的原代培养

2.2 肝癌组织标本和癌旁肝组织CD133的表达率

2.3 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中CD133+和CD133- 细胞的克隆率

2.4 在肿瘤球形成实验中CD133+和CD133- 细胞的成球率

2.5 在裸鼠移植瘤形成实验中CD133+和CD133- 细胞形成的移植瘤情况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主要简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综述: CD133在肝癌干细胞分离、鉴定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发病率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学说认为,在肿瘤组织中存在一小群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称为CSCs,它与肿瘤的增殖、复发、转移和对放化疗不敏感密切相关。而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肿瘤中能检测到CSCs的存在。本研究从HCC组织样本中分离CD133+细胞,并对其是否具有CSCs样特性进行研究。
  方法:将25例手术获得的新鲜HCC组织和对应癌旁肝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别消化成单个肝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部分单个肝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CD133的表达率。另外,用剩余的肝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流式细胞术将培养获得的肝癌细胞分选为CD133+和CD133-细胞,然后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肿瘤球形成实验和裸鼠移植瘤形成实验对比分析这两组细胞的CSCs样特性。
  结果:通过酶消化法,我们成功地培养出可传代的肝癌细胞。25例HCC组织中CD133的表达率为3.8%~8.3%,平均值为(5.8±1.6)%,而癌旁肝组织CD133的表达率为0.1%~0.4%,平均值为(0.2±0.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2,P<0.001)。分选获得的CD133+和CD133-细胞的平均克隆率分别为(25.2±0.8)%和(7.6±0.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5,P<0.001)。分选获得的CD133+和CD133-细胞的平均成球率分别为(20.3±0.6)%和(12.5±1.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7,P<0.001)。取5例高表达CD133者进行裸鼠移植瘤形成实验,结果表明CD133+细胞的裸鼠移植瘤形成能力明显高于CD133-细胞。
  结论:1、从HCC组织样本中分离获得的CD133+细胞只占HCC组织的一小部分。
  2、从HCC组织样本中分离获得的CD133+细胞具有明显的CSCs样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