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6h】

广西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个人简历

目录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调查内容和方法

3、脂肪肝的诊断方法

4、其他研究指标的定义

5、统计方法

6、质量控制

结果

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2、 研究对象脂肪肝检出率的情况

3、研究指标不同水平脂肪肝检出率情况

4、不同行为和生活方式脂肪肝检出率的比较

5、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脂肪肝检出率

二、脂肪肝影响因素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广西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调查对象:以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来自南宁市、桂平市、容县、平南4个市县部分单位组织的集体体检的5631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2、资料收集方法:(1)流行病学调查问卷:采用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饮食习惯、工作及运动情况、精神及健康状态。(2)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3)实验室检测: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糖化血红蛋白等。(4)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包括肝、胆、脾、肾等腹部检查。
  3、统计学方法: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体格检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的资料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文件,经一致性检验无误后将数据转为SPSS16.0数据文件。先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且呈正态分布的,使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在统计描述的基础上进行统计推断,比较脂肪肝人群与非脂肪肝人群的AST、UA、TG、HDL、LDL、红细胞计数等生化指标均数的差异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不同水平研究因素脂肪肝检出率差异的假设检验采用2检验。影响脂肪肝患病的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模型进行分析,变量的筛选采用前进法,检验水准为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
  结果:
  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5631名体检者,南宁市2702名,占47.98%;桂平市2240名,占39.98%;容县374名,占6.64%;平南县315名,占5.59%。男性2968人,占52.7%,女性2663人,占47.3%,男女比例为1.11:1。年龄最小20岁,最大94岁,20~35岁组1654人,占29.4%;35~50岁组2090人,占37.1%;50~65岁组1247人,占22.1%;65岁以上组640人,占11.4%。
  2、调查对象脂肪肝患病情况
  调查的5631名体检者,脂肪肝患者1808人,检出率为32.2%。来自南宁市区、桂平市、容县、平南县四个地区的体检人群脂肪肝标化检出率分别为26.27%、37.63%、22.32%、2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5.1,P<0.001)。体检人群中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2=339.8,P<0.01)。按青年、中年、中老年、老年分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研究因素不同水平脂肪肝患病情况
  超重和肥胖人群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50.65%、80.2%,均高于体重正常人群的13.19%(P<0.05)。高血压人群脂肪肝检出率52.31%,高于血压正常人群的21.37%(P<0.05)。极轻、轻度、中度、重度体力劳动强度的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32.4%、35.4%、26.4%、29.0%(P<0.05)。睡眠状态中严重不足、不足、一般、充足4个情况脂肪肝检出率为26.5%、30.5%、35.7%、34.3%,四种睡眠状态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从不饮酒、偶尔饮酒、戒酒、经常饮酒4种饮酒的不同情况结果显示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26.7%、33.7%、36.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吸烟、偶尔吸烟、戒烟、经常吸烟这4中吸烟情况人群脂肪肝检出率为28.4%、35.4%、37.8,%、41.3%(P<0.05)。肉类及肉制品较少、较多、很多三个情况的摄入量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31.4%、33.4%、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鱼类及水产品不吃、较少吃、较多吃的人群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21.5%、29.4%、34.4%。清淡、适中、偏咸、高盐4种食盐的不同摄入量脂肪肝检出率为29.9%、37.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豆类及豆制品不吃、偶尔、经常吃的人群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33.9%、25.0%、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脂肪肝组ALT、AST、UA、BUN、CR、TC、TG等生化指标均值均高于非脂肪肝组;脂肪肝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均数低于非脂肪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脂肪肝相关因素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地区、性别、年龄、超重、肥胖、高血压、经常饮酒、经常吸烟、不同吸烟情况、偶尔和经常吃鱼、高盐饮食、常吃豆制品、睡眠不足、中度劳动强度、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高胆固醇等因素与脂肪肝的发生有关。
  5、脂肪肝相关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超重、肥胖、经常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AST、高ALT等因素与脂肪肝的发生有关。
  结论:广西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率较高。不同地方不同性别的脂肪肝检出率有差异,男性35~岁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女性50~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年龄越大,脂肪肝的检出率越高,中老年人是患脂肪肝的高危人群。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吸烟、爱吃鱼和肉、口味偏咸可能增加脂肪肝的危险性。中度体力劳动、经常吃豆类及豆制品、多饮水可能降低脂肪肝的检出率。为控制脂肪肝,建议从控制体重、改善膳食等方面入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