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前侧光布光下对青年上颌中切牙唇面沟纹和切端半透明特征的调查研究
【6h】

前侧光布光下对青年上颌中切牙唇面沟纹和切端半透明特征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青年上颌中切牙唇面沟纹特征的调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青年上颌中切牙切端半透明特征的调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天然牙颜色信息采集系统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索青年上颌中切牙唇面沟纹和切端半透明特征的规律,并验证前侧光布光下数码影像拍摄的临床实用性。
  方法:
  第一部分
  利用单侧前侧光的布光方式,对纳入的224名青年的上颌中切牙进行数码影像资料的采集。以单侧前侧光的布光方式增强上颌中切牙唇面沟纹的特征,通过数码相机采集上颌中切牙唇面沟纹的数码影像资料。使用看图软件尼康捕影工匠Ver1.3.0对上颌中切牙的唇面沟纹形态和微纹理的数码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和归类分析,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22.0计算这些特征在人群中出现的规律。
  第二部分
  利用双侧前侧光的布光方式,对纳入的186名青年的上颌中切牙进行数码影像资料的采集。以双侧前侧光的布光方式以减少闪光灯的光斑在牙面上的附着,通过数码相机采集上颌中切牙半透明信息的数码影像资料。使用看图软件尼康捕影工匠Ver1.3.0对上颌中切牙的切端半透明特征的数码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和归类分析,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22.0计算这些特征在人群中出现的规律。
  结果:
  1、上颌中切牙的唇面存在垂直向的以及水平向的沟纹,在影像数据上观察为连续的沟状的凹陷。根据上颌中切牙唇面的沟纹形态进行归类,每个类型在总样本中的分布频率不同。横沟纹和纵沟纹普遍存在于青年上颌中切牙的唇面,93.97%的上颌中切牙存在纵沟纹,表现为两条垂直向的沟纹。而70.76%的上颌中切牙存在横沟纹,其中25.89%的样本为一条水平沟纹,36.83%的样本存在两条水平沟纹,8.04%的样本为三条水平沟纹。左右两侧上颌中切牙的唇面沟纹类型相同的个体有167名,占总样本量的74.55%,具有较高的对称率。男性上颌中切牙唇面沟纹形态以A型(唇面两条纵沟和两条横沟,第二条横沟在唇面颈1/2区域)出现的频率最高,为29.58%。而女性上颌中切牙的唇面沟纹形象以A型和B型(唇面两条纵沟)出现的频率最高,均为25.00%。性别差异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利用看图软件对青年上颌中切牙唇面沟纹的数码影像资料进行像素比1∶1放大观察后发现,上颌中切牙唇面除了沟纹形态,还存在着丰富的微横纹形态。唇面微横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深横纹、浅横纹和无横纹。上颌中切牙的唇面釉质微横纹以深横纹占比最大,其次浅横纹在中1/3区域出现频率较大,而无横纹釉质在切1/3较为常见。存在76.34%的个体的上颌中切牙颈1/3的釉质微横纹特征相同,中1/3相同的占72.23%,切1/3相同的占78.57%,整个唇面均相同的占50.89%,存在一定的对称率。性别差异分析发现,上颌中切牙的唇面中1/3区域和切1/3区域的微横纹类型在性别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在纳入总样本中,上颌中切牙主要以切端形态呈窗口状乳光的釉质为主,占71.50%。其余两类呈结节状乳光(16.77%)和梳状乳光(11.83%)。左右两侧上颌中切牙切端半透明特征类型相同的个体共146名,占总样本的78.49%,存在较高的对称率。男性和女性青年切端半透明特征呈现为窗口状的上颌中切牙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75.00%和67.44%。性别差异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釉面沟纹、微横纹和乳光现象普遍存在于青年上颌中切牙中并呈现着不同形态,同名中切牙之间具有较高对称率。
  2、在前侧光布光下通过数码影像技术可以有效地记录上颌中切牙唇面沟纹和切端的半透明形态,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临床实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