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D打印技术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6h】

3D打印技术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对照

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手术方法

术后处理

观察指标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手术指标观察结果

2.术后12个月腕关节功能和影像学指标结果

1.疗效结果比较

讨论

1.桡骨远端骨折的特点及治疗

2.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原则

3.3D打印技术的优势

4.3D打印技术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结论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价值。
  方法:
  前瞻性研究在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55例C型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和B组(应用常规手术)。A组术前通过应用三维重建、虚拟复位、3D打印模型预演手术。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手术时间、内固定安装的精准度、术中C臂X线辐射量、腕关节功能评分等。总结、分析3D打印技术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9~18个月,平均14.8个月。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钟)(76.7±3.9)较B组(109.3±7.7)短,A组的内固定安装精准度(100%)比B组(79.3%)高,术中C臂X线透视次数A组(4.0±0.8)较B组(8.1±1.2)少。A组腕关节Gartland-Werley术后评分(2.8±2.7)较B组Gartland-Werley评分(3.2±2.9)低,A组手术时间、内固定安装精准度、C臂X线透视次数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D打印技术在辅助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时间短,一次性安装内固定的精准度高,手术疗效好,可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