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7例的临床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6h】

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7例的临床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前言

资料及方法

结果

1、我院7例患者临床资料

2、文献复习结果

3.结核性胸膜炎组与淋巴瘤组部分指标统计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与预后新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及误诊。
  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7例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血液及胸腔积液生化指标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我院同期经胸腔镜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做对比,分析血清、胸水检测指标在鉴别诊断结核性和淋巴瘤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
  结果:1、本院7例患者情况:(1)男女比例2.5∶1,平均年龄45.3岁,急性起病2例,慢性起病5例。(2)临床症状为活动后气促(6/7),咳嗽(5/7),消瘦(3/7),发热(1/7);体征有胸腔积液体征(7/7),浅表淋巴结触及肿大(4/7),均未触及肝脾肿大。(3)血液检查:贫血(5/7),CRP升高(7/7),ESR增快(5/7),LDH升高(6/7),CA125升高(6/7)。(4)影像学检查:双侧胸腔积液(5/7),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2/7),肺门或纵隔占位(2/7),胸膜增厚(1/7),多浆膜腔积液(5/7)。(5)胸腔积液检查:呈渗出液改变(7/7),以淋巴细胞为主(3/7);ADA升高(3/7),LDH升高(6/7);CA125升高(6/7),见异形淋巴细胞(2/7)。(6)确诊途径及误诊情况:胸腔镜胸膜活检(1/7),浅表淋巴结活检(5/7),浅表淋巴结活检+纵隔穿刺活检(1/7)。曾被误诊为结核(4/7)、肺癌(1/7)。(7)病理结果:7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行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8)治疗及预后:多次化疗好转稳定(2/7),未接受化疗出院且失访(5/7)。2、文献复习结果:1980年至2017年报道的患者年龄大于12岁的病例共157例,男女比例为3.1∶1,平均年龄53.2岁。临床表现主要为:气促、咳嗽、发热及胸部不适感;体征除胸腔积液外,触及淋巴结肿大19例、肝脾肿大7例。血液中LDH升高的比例为58%。影像学检查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13.5%(21/155),胸膜增厚或胸膜肿物16.1%(25/155),纵隔或肺门区肿块12.3%(19/155),多浆膜腔积液18.7%(29/155)。胸腔积液检查性质大部分为渗出液改变,细胞计数分类中淋巴细胞为主占大多数;所报道的病例中ADA、LDH升高者占半数以上,其中LDH中有65%的病例升高幅度在正常参考值的1.25倍以上,而ADA有46.8%的病例高于45U/L;细胞学中约30%可见异形淋巴细胞。在淋巴瘤确诊前,接近一半病例被误诊为结核,有少部分病例被误诊为肺癌、肺炎等疾病。从起病到最后确诊时间为1周~18月,平均约6周。患者确诊淋巴瘤给予化疗者97例,其中好转73例,死亡24例;各种原因未予化疗者29例,病情稳定11例,死亡18例;31例未报道是否化疗及预后情况。3、两组中血清LDH、CEA、CA125及胸腔积液ADA、CE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以胸腔积液首发表现淋巴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以NHL为主。(2)这类患者可以缺乏淋巴瘤典型临床表现,但出现多系统损害及血清LDH升高;胸腔积液以渗出液为主,淋巴细胞占大多数,胸水ADA增高,胸水LDH增高≥正常高值1.25倍,胸水LDH/血清LDH≥1倍,胸水中可找到异型淋巴细胞,但阳性率<50%。(3)当胸水ADA与LDH同时升高,主要注意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相鉴别。确诊需要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4)化疗可使胸腔积液减少,但淋巴瘤患者合并胸腔积液与未出现胸腔积液者的预后尚无明确定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