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能量CT及3.0T MRI定量脂肪肝的兔模型研究
【6h】

能量CT及3.0T MRI定量脂肪肝的兔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3 CT检查结果

3.4 MRI检查结果

3.5 CT、MRI各指标及病理结果的对比分析

3.6 回归方程数据检验

3.7 CT及MRI各指标诊断家兔脂肪肝的ROC曲线分析

讨论

4.1 脂肪肝定量诊断的现状

4.2 动物模型的建立

4.3 CT定量检查的临床意义

4.4 MRI定量检查的临床意义

4.5 CT及MRI之间定量脂肪肝的比较

4.6 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及验证

4.7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综述 肝脏脂肪含量测定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动物脂肪肝模型,通过双源能量CT及3.0T磁共振对肝脏脂肪定量测定,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定量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1.实验对象
  50只雄性新西兰家兔,A组42只,选32只为实验组,余10只为后备组;B组共8只,为对照组。A组高脂饲料喂养16周,每周选取2只进行试验,B组普通饲料喂养16周,每两周选取1只进行试验。测量SECT不同管电压下、DECT不同单能量图像上肝脏的CT值及MRI同反相位序列肝脏脂肪含量(HFF)、IDEAL-IQ序列质子密度脂肪分量(PDFF)。后经酸水解法获得新鲜肝脏的脂肪含量。
  2.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总体均数、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两两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等)。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A组中,实验组32只家兔顺利建成脂肪肝模型。轻度脂肪肝6只,中度脂肪肝23只,重度脂肪肝3只,后备组剩余2只,8只死亡,成模率为81.0%,死亡率为19.0%;B组8只家兔均完成实验过程。
  (2)在不同程度脂肪肝、不同测量值的对比中,除SECT扫描140Kv下CT值、DECT扫描各Kev图像CT值及MRI PDFF、HFF在正常肝脏与轻度脂肪肝的对比中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均>0.01)外,余在不同程度脂肪肝CT值、PDFF值及HFF值的比较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3) CT值与病理均呈负相关,PDFF、HFF与病理均呈正相关(P<0.01)。CT扫描中,SECT扫描100Kv CT值与病理的相关性最好,为-0.954。MRI扫描中PDFF与病理的相关性更好,为0.936(P均=0.000)。
  (4) CT扫描中SECT80Kv下的曲线下面积为0.996,阈值为57.06Hu;MRI扫描中PDFF的曲线下面积为0.992,阈值为2.58%。
  结论:
  (1)高脂喂养诱导兔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可行,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成功率高。
  (2)CT检查对脂肪肝进行定量检查效果较佳,且常规CT扫描100Kv管电压下测得的CT值与肝脏脂肪含量相关性最好。
  (3)MRI检查中正反相位序列及IDEAL-IQ序列可对脂肪肝进行定量分析,且IDEAL-IQ序列与肝脏脂肪含量相关性更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